有人欢喜有人嫉妒啊,自己咋就生不出这么厉害的娃呢,哪怕是出在自己大队也成啊。
都是些四五岁的老支书,个别的都是五六十岁了,有两三个支书的年龄都过了六十岁。
农村不比城市,城市人七八十岁的高龄,也就是农村五六十岁的模样。
只有平口镇上平口大队支部书记,最是年轻,也是穿的最整洁的长袍,看上去就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
村支书都是中老年人,各村支部的大队长年轻化也是极个别的退伍军人。
这些退役的军人,都是充满了干劲的,也是未来的接班人。
但镇上的农站部门,土地,供销社部门都是些年轻人。
这是年龄上很严重的两极分化的干部,乡各站的站长也都是中老年人,跟那些老支书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老家伙们坐在前面,年轻人不管职位高低都坐在后面,相互攀谈着。
破旧的桌子一排排的合起来,屁股下是两个人坐着的长条板凳,也就是两个人趴着一张桌子。
这是镇政府的老会议室,自建国之后就在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干部,一身的沉稳干练气息,跟谁的关系都处的不错。
老支书老站长门都很喜欢他,这个人的资料也送到了江忠清的桌子上。
供销社主任:郭彦章。
江忠清上任镇长后,就注意到了这个人,在前世就跟郭彦章的关系不错,是铁哥们那种。
这是个有本事的人,十年黑暗时期被打压被关进过监狱。
他和首长关在同一个监狱,被绑起来鞭打了几天几夜,硬是一声不吭。
最后只能把他放了,而他跟着的首长却死在了监狱里。
被遣送回部队监管,因为表现突出连连升职,最后担任中央军区炮兵副团长兼任中央军区电报台台长,中央特务连排长。
身兼数职可谓是前途无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转业回家。
留任地方担任武装部副部长,回来后却成了原籍平口镇供销社主任。
这是个政治生涯,官途比他前世还坎坷的人。
但却有着别人拍马不及的能力,是个实干派,解决了镇政府很多的难题。
可以说没有权力,不是镇长,镇长要坐的事情他做了个七七八八。
别人踩着他的功劳,一路高歌猛进升官,而他一路被踩最后国家干部的待遇都没有捞到,以国家职工的身份退休。
关键的一条资料,1966年12月开除党籍,1980年2月恢复党籍。
当初年迈的郭彦章给他写过一封信,这才知道他的平反之路并不顺畅,是政治生涯斗争中的牺牲品。
他不是唯一一个,是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
都知道,要是他的官途胜利的话,至少是以将军的待遇退休。
江忠清敲打着桌子,看着郭彦章的资料啪啪的敲击着,说道:“拟定郭彦章担任土改所所长,会议后让他到我办公室来。”
曾经镇上的街道规划,甚至全县的公路路改,都是郭彦章完成的。
为了让百姓过上好的生活,多次跑去外地考察农业,引入不少适合的农作物。
对各乡的气候差异进行统计,培植粮食。
棉花,大豆,高粱,都得到了成功种植,同时协助镇里招商引资。
他有一个特大的优点,酒量好善于谈判,要是以他的功绩来算,只靠他自己的能力县级干部退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