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天唐含雪的现代都市小说《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李天唐含雪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爱吃草的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唐孝仁摇摇头说道:“陛下才不会那么做,咱们又不是没见过陛下的雷霆手段。”唐泽也附和道:“大人,下官愚钝,揣测不出圣意啊!”唐孝仁闭上双眼,思考着刚才发生的一切。陛下说出安置残兵的计划,是在自己提议征收商税后。而陛下没有展开讨论征收商税的问题。这意味着什么?等等,这意味着陛下是同意征收商税的。只是暂时还不符合条件。唐孝仁打开了思路,立即说道:“我悟了!”唐泽看着唐孝仁。唐孝仁倏地站直身子,说道:“我明白了!”紧接着开始踱步。“陛下是同意我的提议的,只是还不到时候。”“陛下之所以提出安置残兵的计划,就是为了铺路!”这番话听的唐泽一头雾水。唐孝仁继续说道:“是我想法简单了。”“能做北莽走私生意的,肯定都是各地的大户。”“仅是一道命令,怎么...
《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李天唐含雪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唐孝仁摇摇头说道:“陛下才不会那么做,咱们又不是没见过陛下的雷霆手段。”
唐泽也附和道:“大人,下官愚钝,揣测不出圣意啊!”
唐孝仁闭上双眼,思考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陛下说出安置残兵的计划,是在自己提议征收商税后。
而陛下没有展开讨论征收商税的问题。
这意味着什么?
等等,这意味着陛下是同意征收商税的。
只是暂时还不符合条件。
唐孝仁打开了思路,立即说道:“我悟了!”
唐泽看着唐孝仁。
唐孝仁倏地站直身子,说道:“我明白了!”
紧接着开始踱步。
“陛下是同意我的提议的,只是还不到时候。”
“陛下之所以提出安置残兵的计划,就是为了铺路!”
这番话听的唐泽一头雾水。
唐孝仁继续说道:“是我想法简单了。”
“能做北莽走私生意的,肯定都是各地的大户。”
“仅是一道命令,怎么可能让他们拿出手里的钱。”
“这些豪强乡绅,可都是和当地官吏有所勾结的!”
“陛下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
“想要收上来商税,就得在地方上有可信的人!”
“东辽的士兵都认字,在地方当一个小吏很轻松。”
“他们并非本地人,不容易被豪强乡绅收买。”
“陛下给他们一个去处,他们肯定对朝廷忠心。”
“再者他们又全是和北莽交战时负伤残疾的,必定痛恨与北莽勾结之人。”
“有这么一群人,我们才能真的收上来商税!”
这下子唐泽也傻眼了。
忙拱手说道:“陛下英明啊!”
唐孝仁惭愧的说道:“我真是太蠢笨了,想法如此简单。”
“还是陛下的办法高,循序渐进,先撒下去自己的力量。”
“再用皇权与财政上的压力,逼礼部与户部就范。”
“然后征收商税,使国库充盈!”
“陛下深谋远虑啊!”
唐泽也感慨的说道:“陛下当真是一代明君!”
唐孝仁又说道:“我这个首辅不称职啊!
这次必须办好安置残兵的事!”
内阁重视,唐孝仁又命中书房掌事唐泽督查各部。
殿前会议上李天敲定的政策,很快便落实下去了。
礼部考功司负责审核东辽上报的残兵家世。
与他们的功绩核对后,再由司封司提供附近几个州县空缺的吏员位置名单。
接着李天从内库下拨一笔银钱,送这群士兵上任。
朝野上下,对这项政策却褒贬不一。
尤其是地方上,更是对此政特别不满。
原本属于各地豪族的吏员官职,被这些残兵占据了。
他们自然不满。
但是在李天与唐孝仁的坚持下,这些反对的声音全被压了下去。
而李天也收到了系统提示。
选项三:安置残兵完成!
大周国运:-2000!
到手!
齐大壮,是东辽的一个老兵。
他在与北莽的战斗中残了左脚,不得不退伍。
家里一个媳妇,四个孩子。
齐大壮成了破脚,下地干活不利索。
这次辽东又很早就入冬了,家里早已揭不开锅。
齐大壮每天就蹲在家门口,拿着烟袋子抽烟。
不过这天,他的战友跟他说了一个好消息!
皇帝下旨,安排他们这些辽东负伤的残兵,前去周围郡县做吏员。
当宣读使读完圣旨。
齐大壮这些老兵,直接泪流满面了!
陛下隆恩啊!
整个东辽的士兵,都在感念皇帝的仁慈!
对这些寻常士兵来说,吏员可是高不可攀的。
尽管吏员的身份不及官员,但时至今日,大周王朝的吏员几乎全被地方乡绅豪族霸占了!
这些寻常的士兵,哪里想过自己还可以做吏员?
而没有负伤的士兵,见朝廷这么厚待伤兵。
也全部群情激昂!
齐大壮踏上前往泸州的路。
他被派发去泸州的一个小县,担任当地吏员。
大周王朝的郡县,分为两个官员身份。
其一是知县老爷,其二是县丞。
知县负责全县的行政事务。
而县丞则是负责管理县里的钱粮、户籍等事务,同时负责当地科举工作。
别的职位,便都是吏员了。
主簿为知县的副手,负责管理县里的文书、档案等。
这个职位通常都是知县的师爷担任,权柄很大。
接下来便是典吏。
典吏负责全县的狱讼、治安、缉凶等工作。
可以称为县中的警署长。
再往下,便是县中四房了。
也是对应朝廷各部设立的。
分别为吏房、工房、户房和刑房,各自负责县内的吏员考核、开支与征收、工程建造与县大衙。
其中刑房也负责缉拿审讯犯人。
四房的掌事都是吏员,也收朝廷俸禄。
差役便算不上吏员了。
他们属于在县里服徭役,不过这些差事都算是徭役里的肥差。
一般都是由当地豪族的人任职。
和齐大壮一起上任的,还有当地的户房掌事。
是个瞎了左眼的老兵,和齐大壮也认识,二人被分去了一个县里。
二人都很欢喜,初来乍到,彼此有个照应自然是好的。
知县待他们都很热情,并没有歧视他们的残疾。
不过当地吏员就没那么友好了。
齐大壮倒是不在意,自己过来做典吏,那是陛下的恩典。
齐大壮也出身贫民,战场上杀过北莽,非常看不上这群豪强乡绅。
更让齐大壮不爽的,是当地形形色色的商会。
泸州有历代经商的传统。
不过这群商会交易的对象,居然是北莽。
齐大壮的腿就是在战场上残掉的。
对于北莽人,他是深痛恶极!
这里的豪强大户居然与北莽通商!
齐大壮不能忍!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尚没根基,动不了这些大户的商会。
与此同时,内阁。
户部尚书康大人,正对着唐孝仁大吐苦水!
“唐大人,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康大人,怎么了这是?”
“首辅大人!
安排了东辽一万多残兵到临县做吏员,户部马上撑不住了!”
唐孝仁心里明白。
这几个北境地区的郡县,当地赋税能自给自足都不错了。
更别说承担如此多的吏员俸禄。
御史台为清流,内阁首辅也无法决定他们的去留。
但唐孝仁上表皇帝后,李天照单全收,把那些御史全贬谪外放了!
最惨的便是领头弹劾唐孝仁的御史孙兴,直接被外放到了岭南做知县。
那里遍布瘴气,也不知道活不活得下来。
经过这一番操作,御史台立即闭嘴了。
唐孝仁趁热打铁,向李天提议把三分之一的御史全换掉了。
李天也全部批准。
六贤王靠资助收买,好不容易掌控的御史,一下子折损大半。
这下满朝文武都明白了,皇帝是在力挺唐孝仁!
谁也不敢再质疑唐孝仁首辅的威严性。
就连称病赖在京城的前首辅高耀,也立即上奏说自己痊愈了。
火速携带一家老小离开了京城。
六贤王更忌惮的是,唐孝仁非常有能力!
从前唐孝仁为礼部尚书时,大家都当他是个混吃等死的庸官。
起先大家都认为皇上提拔唐孝仁,是因为皇后的原因。
但没想到,唐孝仁的能力非常强!
比起前任内阁首辅高耀,唐孝仁施政可谓是大刀阔斧。
他经过一番洗牌,迅速把自己的故旧门生,全部安插进了各大核心部门里。
这次解决完御史台的事情,又成功把自己的弟子塞到了御史台。
唐孝仁用新派打旧派,飞速驱逐了前任首辅高耀的势力。
六贤王与高耀是结盟的,此番损失也颇大。
六贤王都忍不住感慨,自己真是看走眼了。
现在李天又开始裁撤禁军护卫。
这让六贤王有点惶恐,难不成皇帝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你就留下,做王府的护院首领吧,不过近期别出去。”
六贤王对何冲说道。
“多谢王爷!”
终于成功留下了,何冲正式开始卧底生涯。
这些日子,李天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奏折全部推给皇后唐含雪,他每天白天在兰妃殿里饮酒看歌舞。
夜里就回皇后宫里留宿,吃着唐含雪亲手做的美食,然后抱着佳人入眠。
唯一的不足,就是近期没能败坏掉国运。
不过这个月也已经败掉3000点国运了。
李天也没有很着急,反正照这个速度,很快就能达成目标了吧。
“什么,太后叫朕过去?”
这天早上,皇后正服侍李天更衣时,小魏子前来传话。
李天的嫡母张太后,也就是当今太后。
并不是李天的生母。
李天的生母其实是个宫女,在生李天时难产身亡。
他是太后抚养长大的。
李天刚继位时,与张太后的感情挺好。
但这位张太后总是依仗自己的身份,举荐娘家人入朝为官。
一开始李天都答应了,但太后娘家的这些亲戚,属实烂泥扶不上墙。
便有御史上书说李天“滥用国戚”。
李天忍无可忍,便罢免了几个张太后娘家的官,这下就把张太后得罪了。
太后居然召见自己?
李天这才想起来,这后宫里除了皇后与贵妃,还有个太后。
对了,太后不是爱举荐娘家的废物做官吗?
这下又可以败坏国运了!
挺好挺好!
李天立即对小魏子说道:“起驾,慈宁殿!”
慈宁殿是太后的寝殿。
虽然李天与太后关系不好。
但毕竟是皇帝嫡母,皇后唐含雪又是个不错的媳妇。
所以慈宁殿也很奢华,宫女太监一堆。
“陛下到!”
李天走进慈宁殿。
只见正殿高位上,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
张太后并不是先皇原配,今年不过三十岁。
加上养尊处优,张太后看起来像二十几岁似的。
她对李天说道:“陛下,你来了。”
李天注意到,殿上还坐着一个干瘦猥琐的老头。
“这是哀家母家的弟弟,张暃柴。”
“哀家最后求陛下一次,张暃柴是个人才,皇帝就封他个官当当吧。”
看着张太后哀求的表情,李天立即说道:“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安排妥当!”
见李天如此痛快的就应允了,张太后也愣住了。
而李天看着一旁的猥琐老头,心里却非常开心。
张暃柴,张废柴!
好啊,又多一个国之蛀虫!
国运还愁败坏不掉吗?
太后简直太给力了!
这个张暃柴,一脸贼兮兮的模样,笑起来都没个好人模样。
李天越看越满意,大周王朝就需要此等人才啊!
张暃柴被李天看的发毛。
李天轻咳一声说道:“既然是太后的族弟,朕可得好好安排。”
“张贤才,你想要什么官职啊?”
张废柴一怔,这都能选的吗?
张太后同样一愣。
从前她向陛下求官,李天总是很勉强的样子。
安排些芝麻小官搪塞她。
还说什么“国之官员,不能轻授”之类的话。
今天为什么如此大方?
这个张暃柴垂头说道:“陛下,臣不通科举,平时喜欢看一些闲书,想要去工部做事。”
这也是张太后与张暃柴商量后的结果。
前面几任亲戚,全部眼高手低。
太后引荐给李天后,都被安排到了户部、礼部。
这些亲戚没什么才干与文化。
礼部户部的那些老油条,很快就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随便挑出几个过错来,告到皇帝面前。
很快就被罢免下去了。
所以这次太后也学聪明了,还是实在点待在工部吧。
工部主管大周王朝的工程建设、战马养护、兵器锻造等。
是官员人数最多的部门。
工部的人几乎都是技术性人员,比起礼部、户部那群老狐狸,稍微好糊弄一点。
而且这个张暃柴虽然没中科举,但是爱看许多杂书。
算是个有点偏科的“程序员”。
李天则心中暗道:工部可以啊!
这个张废柴真不错!
工部可是很容易贪污受贿的地方!
不愧为太后的族亲,天生就是来祸害朕的国运的!
李天拍了拍张暃柴的肩膀说道:“工部不错,爱卿好好做事,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张暃柴激动起来。
他并非科举正道的读书人。
这么多年受到许多冷眼。
而且他最喜欢看的书,反倒是别的读书人最看不起的。
张太后家族是从先皇在世时兴起的。
但是家族里一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才。
无可奈何才把张暃柴拎了出来。
唐孝仁也叹息一声,他还没坐热这内阁首辅的位置呢,当然也不想让位。
但若是陛下不力挺自己,光是这群文官就能把他喷下去。
就在此时,屋外的吏员喧闹了起来。
只见几名太监,抬着一筐奏折走入内阁。
“首辅大人,此乃陛下昨日批复的奏折。”
小魏子微笑着,把奏折交给唐孝仁。
收集与分发奏折,也是内阁的主要职能之一。
唐孝仁接过奏折,小魏子便领着小太监们离开了。
“老爷,看看陛下是如何批复的!”
唐泽低声提醒道。
内阁首辅是有观看奏折之权的。
先皇病重时,甚至有首辅先行翻阅奏折,附上批复的内容,再递交给皇帝审批的例子。
不过李天继位后,便收走了批阅奏折的权利。
这些奏折全是弹劾唐孝仁的,出于避嫌他本不该翻。
但好奇心还是战胜了理智。
唐孝仁翻开其中一本奏折,直接翻到最后。
只见朱砂红笔写着:“无故攻击首辅大人,罚俸一年!”
唐孝仁眨了眨眼睛。
陛下居然罚了御史!
唐孝仁继续翻看别的奏折,全是同样的批复。
这下唐孝仁彻底愣住了。
“老爷,陛下怎么批复的?”
唐孝仁许久才回过神来,长叹一声:“陛下隆恩啊!”
御史台。
御史台是除翰林院外,离皇宫最近的建筑。
甚至比六部府衙的距离还近。
这足以说明御史的地位!
而御史们的出身也都很高。
科举名列前二甲,再通过翰林院的复试,能够进入翰林院。
而二甲末等与三甲前几位,才有进入御史台的资格。
也就是说,御史全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全国科举名列前一百的人。
御史台与翰林院的官员,也被统称为清流。
而历来,内阁大学士都是从清流中诞生的。
今日的御史台十分热闹。
昨日的连书上表,算是近几年来御史台最大的动作。
年轻的御史皆是满脸期待。
按照从前的惯例,舆情如此激烈,陛下一定会顾及言论。
如果唐孝仁扛不住下台,那这些上奏的御史,便多了份傲人的资本!
将首辅弹劾下台!
该是多么威风啊!
简直能吹一辈子了!
更别说,许多御史都拿了六贤王的好处。
六贤王不光是在民间声望极大,他还经常资助寒门子弟,组织青年学子活动。
许多御史都曾被六贤王资助过。
这次连书上奏唐孝仁,当然有六贤王的推波助澜!
范建是一名御史。
他没有与别的同僚一起联合上书。
他近来十分低调。
但也因为他的另类,受到了许多同僚的挤兑。
但是范建并不在意!
陛下提拔唐孝仁为首辅,还让他贵为独相!
这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非常器重唐孝仁啊!
更别说唐孝仁还是当今皇后的生父!
范建不打算趟这趟浑水。
但人不找事,事找人。
范建刚想退下,便有几个同僚将他围住。
“范御史,你昨天怎么没递奏折啊?”
“范御史,你该不会是害怕吧?”
“范建,你还有没有清流一派的骨气!”
“唐孝仁这种奸佞小人都不弹劾,你也配做御史?”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将范建围住。
范建心道不好,但也没法开溜。
就在这时,中书房掌事唐泽来御史台分发奏折了。
御史台的最高首领都御史,率全体官员,都站在御史台中。
与唐泽一起过来的,是手握圣旨的小魏子。
一看见传旨太监,众人立即跪倒在地。
紧接着,小魏子开始宣读圣旨。
当听见“众御史无故攻击首辅大人,集体罚俸一年”时,众人全部呆住了。
什么?
罚俸一年!
开什么玩笑!
唐泽则笑眯眯的分发了他们的奏折。
看着这群御史脸色铁青的样子,唐泽觉得爽翻了!
这些言官平日里都用鼻孔看人,如今哭丧着脸、失魂落魄的模样。
实在太解气了!
范建默默垂头,他没有上表。
也是御史台里,唯一没有受罚之人。
而这一切,也全被唐孝仁记在心里。
新成立的西厂牢房里。
何冲渐渐苏醒,意识到这是座牢房。
很快,何冲看见了两个太监。
这是小魏子从慎刑司调来的。
这两名太监曾在慎刑司“招呼”过小魏子。
小魏子很满意他们的“手艺”。
这两名太监原以为小魏子是想刻意报复。
没想到小魏子以礼相待!
让他们做西厂的掌刑太监。
二人自然感激不尽。
而他们办的第一件差事,就是何冲。
自然拿出了看家本领,什么坐冰凳、皮鞭辣椒水,全部用在了何冲身上。
何冲虽然自幼习武,但他也没受过这般酷刑啊!
没到半天的功夫,何冲就全招了。
包括六贤王收买他与别的禁军护卫。
以及他夜探大内的原因,全部抖落了出来。
何冲招完,两个太监傻眼了。
有关皇室,二人立即禀报了厂公小魏子。
小魏子听完何冲的供词,也吓得不轻。
他连忙让何冲签字画押,而后拿着供词去见李天。
而此时的李天,正在兰妃宫里喝酒。
今日兰妃换了一身侠女的行头。
依旧是红色服装,从华贵的长宫裙换成了修身的练功服。
更加凸显出这朵红玫瑰的傲人身材。
兰妃手持一把宝剑,正在给李天表演剑舞。
李天早就注意到,兰妃会武。
据说文信侯家族所学,乃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舞。
而此时兰妃表演的,正是剑器舞。
比起寻常的舞蹈,剑器舞更加刚柔并济。
突显兰妃英武之气的同时,又糅杂了舞蹈的美感,展现出兰妃娇媚的女人味。
李天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兰妃的剑舞。
难怪那些皇帝沉迷美色,朕也把持不住啊!
做昏君可真好啊!
李天看着,浑身逐渐发热。
正当他打算进后殿,与兰妃好好“交流”一番时,小魏子急匆匆的赶来了。
见小魏子这幅模样,李天也知道是要事。
便让兰妃先行停下,带着小魏子去后花园了。
“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那个何冲招了。”
“哦?
这么快就扛不住了,朕还以为他多难搞呢。”
这下兰德明白了,长姐这是吃醋了!
兰德连忙安慰道:“长姐!
咱们和皇后家的文官不同!
等弟弟征战沙场,为陛下建功立业后,陛下姐夫肯定不会亏待咱们的!”
兰妃闻言,忧愁更甚了:“你这小子,别给我添麻烦就不错了!
从小到大,我帮你收拾了多少烂摊子!”
兰德垂头,长姐如母,打小他就害怕兰妃。
而且他年幼就承袭了家中爵位,除了兰妃,也没人敢管束他。
便养成了他淘气、张扬的性格。
除了和女人没什么花边新闻,别的坏事兰德都没少干。
这几年长大了些,兰德才略有收敛。
但是他在勋贵圈里跋扈的名声,还是挺响亮的。
“爱妃又要给谁收拾烂摊子啊?”
突然,殿外响起李天的声音。
兰妃面色一白,立马带着弟弟迎了出去。
看到笑盈盈的李天,兰妃转而换上笑脸:“陛下驾到,前门这群狗东西也不知道通报!”
“是朕没让他们通报的,爱妃这是在教训小弟呢?”
李天看向兰德。
兰德经常入宫,李天也见过许多次。
兰德和兰妃的长相很相似,只是多了些英气。
他若是男扮女装,肯定是位英姿飒爽的美人吧?
想到这,李天一惊,连忙打消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朕是直男!
“微臣参见陛下!”
兰德恭敬行礼道。
李天颔首,道:“你们家人叙旧,朕就先走了。”
兰德立即说道:“陛下,臣还有军务在身,就先行退下了!”
语毕,兰德冲李天和兰妃行了一礼,连忙离开了。
看见弟弟如此识趣,兰妃嘴角一弯。
“陛下怎么得空来臣妾这了?”
兰妃身着一袭红色长裙。
对比皇后唐含雪的书香气,兰妃则多了份勋贵出身的野性。
她偏爱红色簪花,正好与她的气质十分符合。
如果形容皇后是朵国色天香的白牡丹。
那兰妃便是朵艳丽迷人的红玫瑰!
此等美人,居然没侍过寝!
李天突然觉得这个原身肯定有毛病!
他拉着兰妃走进殿里,道:“朕来和你说会儿话。”
此刻,皇后宫中,唐含雪揉了揉眉心。
那堆积成小山的奏折,她全部圈出了重点。
唐家家学渊源,唐含雪自小就是被唐孝仁当成儿子培养。
唐孝仁也时常感慨,若是女子能够参加科举,唐含雪一定能高中状元!
因为从小帮父亲打理公文,所以唐含雪非常熟悉官场那一套。
做完这些工作,唐含雪愈发头疼了。
这大部分奏折,全是抨击她父亲唐孝仁的。
御史台几乎全员出动,联合上书唐孝仁。
原本打算告老还乡的高耀。
悠闲的六贤王。
朝野上下,全盯着这次朝堂风波!
与此同时,李天与兰妃畅聊了一番。
又和这朵红玫瑰好好“切磋交流”了一会儿。
待回到皇后寝殿时,已经是晚上了。
唐含雪早已备好了晚膳,静候李天。
“皇后!
你居然全看完了!”
看着那堆奏折,被唐含雪摆放的井然有序,李天一脸惊喜。
唐含雪说道:“陛下,那叠最高的奏折,全是弹劾我父亲唐孝仁的。”
这......李天看着半人高的奏折,问道:“皇后认为,朕该如何处理?”
“臣妾不敢议政。”
“但说无妨,咱们只是聊家常而已。”
唐含雪这才抬头,说道:“我曾听父亲说过,皇帝处理此类朝争,有上中下三种计策。”
“说来听听。”
“上策,便是奏折留中不下。”
李天不解的问道:“为何此为上策?”
唐含雪说道:“弹劾首辅,算是朝争非常激烈的时刻。
作为天子,当然不能轻易站队。”
“留中不下,便是扣着奏折,中立态度。”
“若是首辅强势,肯定可以平息御史台之乱。”
“若是御史台真的找到了首辅的错处,自然也能攻击其下野。”
“留中不下,便是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原来是这样!
没想到唐含雪对权术这么精通!
不愧是奸臣教育出来的女儿!
李天对唐孝仁愈发期待了!
燃烧你的奸臣之魂吧,老丈人,给朕把国运全败坏光!
唐含雪见李天没有反应,继续说道:“中策便是各打一百大板,相当于强行制止斗争。
这么做的利端,是暂时控制了局面。”
“但弊端就相当于给煮沸的开水壶盖上盖子,迟早会更激烈的炸开!”
李天摇了摇头,说道:“那下策呢?”
唐含雪的眼中闪过一丝阴沉,继续说道:“下策便是站队了,支持弹劾的御史,默认首辅上奏请辞。”
李天微微颔首,说道:“我懂了,那就选下策吧!”
唐含雪闻言,默默垂头。
她当然明白父亲一直以来的志向。
这次好不容易升为首辅,但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要因朝争被弹劾下去了。
被弹劾下台的首辅、次辅,如果不告老还乡,就是外放州郡的下场。
一想到这儿,唐含雪忍不住轻声叹息。
果然啊,皇室无情!
皇帝天生就是冷血的生物。
唐含雪心底黯然。
李天却在心里默默盘算:“这上策与中策肯定不能选!”
“朕可是个昏君!
这么做就没法败坏国运了!”
“但老丈人也不能贬,没有他这个奸臣,朕如何继续捣乱!”
“只能对那群御史下手了!”
御史李天说道:“皇后,你替朕代笔!”
唐含雪拿起狼毫,她也很好奇李天的处理结果。
只听李天说道:“御史台众臣,无故攻击首辅,所有上表的御史,集体罚俸一年!”
“给朕拟一道斥责圣旨,让太监到御史台宣读!”
“除去御史,所有上表弹劾首辅的臣子,也都是一样的处置!”
唐含雪傻眼儿了。
拟旨斥责御史?
这可是大周王朝前所未有的事啊!
御史为言官,有风闻言事之权。
直白点说,就是可以依据流言,不用任何证据都能弹劾诸臣的权利!
这也是小小御史,却能参倒很多大臣的原因。
李天居然要处罚上奏的御史?
那相当于打了御史台一耳光啊!
唐含雪突然眼眶泛红。
陛下这是要力挺她的父亲啊!
而武安侯秦天阳,是先朝虎将,曾正面击退过入侵的北莽大军!
这位武安侯,一直都被称为大周王朝的镇国柱石。
更为重要的是,秦天阳,是当今四大宗师之一。
不过如今是五大宗师了,只是李天突破宗师境,暂时还没人知道。
秦天阳是大周王朝的军方国柱!
先皇也非常尊敬这位老侯爷。
李天登基后,也从不敢怠慢这位宗师。
如今秦天阳官拜大将军,乃勋贵势力的首领。
也难怪小魏子这么慌张。
他虽是十段高手,但是在秦天阳面前还是没法看的。
十段高手与宗师,看起来只差了一段。
但其中可是云泥之别,许多惊艳绝伦的高手,都没能跨过这一关!
“武安侯进宫是想做什么?”
李天依然对秦天阳保持着畏惧。
正在翻阅奏折的皇后说道:“臣妾应该猜到老侯爷为什么而来了。”
“哦?
皇后说来听听。”
皇后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李天说道:“陛下请看。”
李天连忙打开奏折,很快便看到了唐含雪用精致小楷圈出的内容。
原来这是东辽总兵上书的奏折。
东辽是大周王朝抵御北莽的要塞前线。
太上皇在世时,大周王朝的军队在东辽集结,出兵攻击北莽。
但是到了先皇时期,北莽统合部落,渐渐崛起。
先皇开始在东辽修建堡垒与长城,逐渐由进攻变成了防守。
在先皇时期,北莽多次从东辽南下,侵袭大周的腹心地区。
后来还是武安侯秦天阳,亲自领兵出征。
才击溃了北莽的主力,换来了大周十年的安宁。
不过自李天继位以后,北莽新主登基。
野心勃勃的北莽草原,又开始蠢蠢欲动。
东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东辽是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那里没有巡抚知县等,只有东辽总兵统管一切。
这份奏折便是东辽总兵上奏的。
内容也非常简单。
东辽为了抵御北莽,军民都受到许多损失。
尤其是许多士兵残疾。
东辽在北境,苦寒不已,环境恶劣。
每年冬天都有许多残疾的士兵饿死冻死。
这让东辽军民的士气大受影响。
所以东辽总兵请求朝廷,可以救济这群为国致残的士兵。
原来是此事。
这也挺符合武安侯秦天阳爱兵如子的性格。
果然,武安侯秦天阳走进正殿。
李天紧忙迎了上去。
对于这位镇边大将军,李天还是很尊敬的。
就算做个昏君,李天也不会冲秦天阳下手。
除了脾气爆一点,武安侯家族世代都在为朝廷效力。
可以称得上忠君报国的武勋了。
李天以礼相待,秦天阳的脸色才好一点。
“陛下,您看了东辽总兵的奏折了吗?”
“侯爷,朕已经看见了。”
秦天阳轻叹一声,说道:“陛下,士兵戍边已是辛苦,落下残疾后饿死冻死,恐怕让北境的士兵们寒心啊。”
李天接话说道:“侯爷爱兵如子,朕心里明白,已经打算安排内阁去办。”
就在此时,系统突然出现。
国事系统触发!
怎样安置残疾士兵!
此为国事国策,是否召开殿前会议?
不是吧,这就触发系统了?
又可以败坏国运了!
李天高兴地站了起来。
上次成立西厂,一下就败坏了3000点国运!
难不成,朕马上要成仙了?
李天立即说道:“老侯爷,此等大事,得好好商议一番。”
秦天阳点点头。
李天继续说道:“朕以为交给内阁不妥,此事得重臣们一起商议!”
秦天阳见李天积极的态度,疑惑的问道:“只是如何安置残疾士兵的问题,用得着这么大阵仗吗?”
按照他们一贯的想法,无非是朝廷拿出些抚恤金,慰藉残兵。
救济他们度过难关即可。
先皇在世时也是这么做的。
但没想到李天居然要召开殿前会议来商议此事,让秦天阳有些意外。
李天继续说道:“朕这就拟旨,召开殿前会议!”
李天积极的态度,让秦天阳一头雾水。
“小魏子!
传内阁首辅、户部尚书与一众相关要员,到御书房开会!”
“老侯爷,您作为武勋代表也出席吧!”
秦天阳点头说道:“那老夫就代北境士兵谢过陛下了。”
不一会儿,正在内阁处理公务的唐孝仁,收到了宫里的旨意。
殿前会议?
陛下不开早朝,居然要召开殿前会议?
看来陛下也没有完全放弃朝堂啊。
唐孝仁整理了下着装,在太监的引领下,走进了御书房。
安置残兵的事务与户部有关,而军官奖惩的问题,又与礼部有关。
于是户部和礼部的尚书,都被喊来举行会议了。
还没走进御书房,户部尚书就一通埋怨。
“首辅大人!
我们户部的亏空太多了,实在是难以承担这些残兵的抚恤啊!”
礼部尚书也说道:“境内各处军镇都满营了,也腾不出空安置受伤的军士了。”
唐孝仁也很头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东辽总兵的奏折之所以会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就是因为国库空缺。
这满朝各部的官员,都巴望着陛下从内库里拨银子呢。
唐孝仁理解大家的困难。
但是他和寻常的官员不同。
他一直计划着变法图强!
这次殿前会议,便是唐孝仁展示的机会。
只有让陛下意识到国家财政的紧缺,陛下才会力挺自己变革。
终于,李天御驾抵达御书房后。
众人才踱步进入殿内。
而一进去,就看见了黑着脸的武安侯秦天阳。
户部尚书倏地变了脸色。
这尊大神在此,户部这次是不出血不行了!
户部尚书哭丧着脸。
李天却心情挺好。
众大臣到齐后,李天说道:“这次召开殿前会议,是商议一下东辽残兵的事情。”
接着小魏子大概笼统了东辽总兵的奏折。
李天佯装心痛的说道:“这些士兵都是为国致残!
难道我们要看着他们在东辽,饿死冻死吗?”
武安侯秦天阳立即大喊道:“陛下仁心宽厚!”
其余几个官员也跟着高喊。
户部尚书的心里却已经骂娘了。
你们全是好人,户部掏不出钱,就得做这个坏人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