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略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历史传统后续+全文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01-21
以贯之的道统。一个人类共同体,一个社会整体,一个中心,一个圣王的治理,这是上古的中国人就形成的观念,无论这种观念是否真实,它毕竟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统一的信念,一种民族整体的认同。中国古人的历史观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其归宿是合。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与中国不同,西方的历史是从分散和多元化开始的。西方历史有三个发源地,即希腊城邦、罗马时代意大利半岛的城市和部落以及中世纪的日尔曼国家。其中每一个发源地又都是多元的。希腊城邦源于多中心的荷马时代,城邦由迈锡尼时代之后众多分散的氏族部落居住地演变而来。城邦繁盛时代,并列着大约一千多个城邦,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罗马城邦是意大利种族各异和政治上各自为政的众多城市和部落之一。在罗马扩张成为世界帝国之后,它成为多民族的统一体,其中没有一个像中国汉民族那样的主体民族,统治民族罗马人也是少数民族;中世纪日尔曼各王国是在互不统属的各部落及其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们在整个中世纪从未实现过统一。所以西方政治史的开端无论在事实上或人们的观念上,都具有多元主义特征,除罗马后来在数百年中成为意大利的中心外,也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心。

在整个西方的政治史上,统一的意识非常之弱。在希腊,人们看到成千的城邦各自为政,独立并存达几百年,这期间也有过统一的呼声,但没有形成希腊人的共识。即使在波斯大军压境,希腊城邦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的时候,希腊人也只达到过部分的和有限度的联合,没有真正统一起来。罗马人虽然实现过统一,但他们并未把统一本身作为理想,需要的时候,他们竟主动把庞大的国家切割为两个或四个部分,各设一个统治者分头治理。这在中国人是不可想象的。在中世纪的西欧,政治上是极其多元化的。帝国、王国、公国、相对独立的城市、主教领地或修道院等,既相互包容交错,又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中世纪西方人从罗马帝国继承了统一的观念,然而却没有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