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思恩推文 > 其他类型 > 庶女的咸鱼日常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庶女的咸鱼日常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湘江有喜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十一娘回到绣楼后,立刻着手准备傍晚酒席的事宜。她唤来秋翠:“去给各位妈妈送帖子。”秋翠应声而去。她先去寻了陆妈妈,却见门前小丫鬟神色冷淡,言语敷衍。待到单孝管家的,那边却是热情非常,连声说着“秋翠姑娘亲自来太客气了”。这番冷热态度让秋翠心中疑惑。到了沈妈妈处,更是遭了一通冷言。“请我吃酒?”沈妈妈扬声道,“我哪有闲工夫!大太太正差我打扫暖榭呢。”秋翠强忍着不快,脸上依然带笑:“那改日再请妈妈。”回到暖阁,岸荷几个正在布置。桌椅茶具都摆放妥当。“我觉得再插上几支梅花会更好。”岸荷指了指架子上的梅瓶。“梅瓶可是好东西,”兰香忧心忡忡,“要是摔了可怎生是好。”三人陷入沉默。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秋翠忽然抱住小兰香:“要是有一天,我们能随心...

主角:秋翠岸荷   更新:2025-01-21 17: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秋翠岸荷的其他类型小说《庶女的咸鱼日常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由网络作家“湘江有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十一娘回到绣楼后,立刻着手准备傍晚酒席的事宜。她唤来秋翠:“去给各位妈妈送帖子。”秋翠应声而去。她先去寻了陆妈妈,却见门前小丫鬟神色冷淡,言语敷衍。待到单孝管家的,那边却是热情非常,连声说着“秋翠姑娘亲自来太客气了”。这番冷热态度让秋翠心中疑惑。到了沈妈妈处,更是遭了一通冷言。“请我吃酒?”沈妈妈扬声道,“我哪有闲工夫!大太太正差我打扫暖榭呢。”秋翠强忍着不快,脸上依然带笑:“那改日再请妈妈。”回到暖阁,岸荷几个正在布置。桌椅茶具都摆放妥当。“我觉得再插上几支梅花会更好。”岸荷指了指架子上的梅瓶。“梅瓶可是好东西,”兰香忧心忡忡,“要是摔了可怎生是好。”三人陷入沉默。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秋翠忽然抱住小兰香:“要是有一天,我们能随心...

《庶女的咸鱼日常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精彩片段

十一娘回到绣楼后,立刻着手准备傍晚酒席的事宜。她唤来秋翠:“去给各位妈妈送帖子。”
秋翠应声而去。她先去寻了陆妈妈,却见门前小丫鬟神色冷淡,言语敷衍。待到单孝管家的,那边却是热情非常,连声说着“秋翠姑娘亲自来太客气了”。
这番冷热态度让秋翠心中疑惑。到了沈妈妈处,更是遭了一通冷言。
“请我吃酒?”沈妈妈扬声道,“我哪有闲工夫!大太太正差我打扫暖榭呢。”
秋翠强忍着不快,脸上依然带笑:“那改日再请妈妈。”
回到暖阁,岸荷几个正在布置。桌椅茶具都摆放妥当。
“我觉得再插上几支梅花会更好。”岸荷指了指架子上的梅瓶。
“梅瓶可是好东西,”兰香忧心忡忡,“要是摔了可怎生是好。”
三人陷入沉默。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秋翠忽然抱住小兰香:“要是有一天,我们能随心所欲就好了。”
午后申时,单孝管家的带着绍兴酒来了,殷勤备至。后来春竹、芷梅等人到时,见她在此都颇感惊讶。
暖阁里,十一娘专注地打着络子,玛瑙立在她身后,默默注视着院中来来往往的人影。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院子的不同之处。
岸荷端着茶进来,小声道:“姑娘,都准备好了。”
十一娘放下手中的活计,整理了一下衣裳。玛瑙见状,上前为她披上一件斗篷:“外头冷,姑娘当心。”
就在大家准备开吃时。
海棠站在碧竹轩暖阁外,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拂过她的面颊。她微微眯起眼睛,望着暖阁内透出的昏黄灯光,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这闲不住的人,早上在大太太院里献殷勤,午后又往五小姐那边跑,现在居然又来到这里。”她在心里冷哼一声,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咚咚咚。”她轻叩房门。
“进来。”玛瑙清脆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暖阁内的温暖立即将寒意驱散。玛瑙正坐在炭盆旁整理绣线,见是海棠来了,忙起身相迎。
“海棠妹妹,你可来晚了。”
海棠将手中两包洞庭碧螺递过去:“小姐特意让我送来的,她为绣屏的事忙得很。这两日新来的丫头又病了,实在走不开人。”
玛瑙接过茶叶,热情地拉着她的手:“既然来了,坐下说会子话。”
“小姐那边...”海棠欲言又止,轻轻抽回手,“改日再来和姐姐们聚。”
她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碧玉等人结伴而来,身后跟着提着红灯笼的丫鬟。见海棠要走,碧玉眉眼弯弯:“这不巧了吗?大家都来了。”
海棠却坚持要走,与众人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玛瑙将她送到门口,回来时芷梅打开了自己带来的食盒,一阵糕点香气弥漫开来。
碧玉从袖中掏出一个绣花荷包:“玛瑙姐姐,这是我亲手绣的。”
“这针脚真好。”玛瑙细细端详,又递给其他人传看。
正说笑间,秋翠带着婆子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进来。几个人忙着张罗座位,推让不已。
“吴家姐姐上座。”玛瑙做主安排道。
秋翠端着一碗火薰肉迟迟不肯入座:“今日该让谁来做东道主?”
“让岸荷来吧。”碧玉眼珠一转,指向门边的小丫头。
岸荷连连摆手:“我哪敢做东?今日在主角是玛瑙姐姐。”
正争执间,帘子一掀,千叶匆匆赶到,满面歉意:“天寒路滑,来晚了。”她从袖中取出几样小物件,“这是给姐姐们的见面礼。”
“改日我做东,请姐妹们吃酒。”千叶说得恳切。
碧玉却轻哼一声:“千叶姐姐何时得闲?上回答应给海棠做鞋,到现在也没见着。”
这话说得不客气,千叶顿时涨红了脸,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芷梅见状忙打圆场:“碧玉这丫头就爱说笑,妹妹别往心里去。”
正说着,外间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帘子被人掀开,映梅裹着石青色披风闯了进来,鬓角还沾着未融的雪花。
满屋人顿时噤声。
玛瑙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自镇定地迎上前去:“映梅姐姐怎么来了?”
秋翠看出几分不对,低声吩咐岸荷:“快去厨房准备些酸溜鱼片。”
“大灶已经熄了。”岸荷为难地回答。
玛瑙察觉到秋翠的窘迫,悄悄将方才海棠送来的洞庭碧螺和一个精致的茶匙递给岸荷:“去烧些热水来泡茶。”
岸荷会意,转身退了出去。
映梅立在门口,目光在满屋人脸上逡巡,最后定在玛瑙身上:“我听说你们今晚聚会。”
“是...是有几个姐妹来坐坐。”玛瑙声音略显紧张。
芷梅见状上前解围:“映梅姐姐来得正好,我们正要开席。”
映梅却不为所动:“听说海棠也来了?”
“海棠妹妹方才送茶叶来,已经走了。”玛瑙如实答道。
映梅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送茶叶?她不是一向在五小姐院里当差吗?”
玛瑙心头一紧,强作镇定道:“是...是五小姐打发她来的。”
“哦?”映梅意味深长地看了玛瑙一眼,“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话音未落,她已转身离去,披风带起一阵寒风。
屋内众人这才松了口气,但欢快的气氛已被打破。芷梅看了看玛瑙苍白的脸色,轻声道:“要不...我们改日再聚?”
“不必。”玛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难得大家来了,别辜负这些好菜。”
岸荷适时端着茶盘进来,浓郁的茶香稍稍冲淡了方才的尴尬。众人重新落座,却已不似方才那般热闹。
暖阁外,雪依然无声地下着。玛瑙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事重重。映梅的到来绝非偶然。她端起茶盅,热气氤氲中倒映出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不愿回想的记忆,那些暗中的较量,都历历在目。
芷梅察觉到她的心不在焉,悄声问道:“要不要我明日去打听打听?”
玛瑙轻轻摇头,将茶盅放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可她心里清楚,有些事情,从来就不会轻易过去。
映梅迈进兰香居时,庭院里的积雪映衬着昏暗的天色,几个小丫鬟立刻迎了上来,手中的红漆手炉冒着缕缕热气。
她轻轻摆手,没有接过手炉。寒风卷着雪花掠过她的脸颊,带来一丝刺骨的清醒:“去打水来,我要净个脸,还要去见大太太。”
换过暗红色暖袄,重新梳好发髻,映梅这才接过丫鬟递来的手炉。铜制的炉身还带着温热,她捧在手心,缓步向大太太的院子走去。
路过堂屋时,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棂洒落在雪地上。琴姨娘正带着几个丫鬟围着火盆做针线,屋内弥漫着淡淡的松香味。
“这么早就回来了?”琴姨娘的声音透着几分关切。
映梅驻足,目光落在琴姨娘手中那件半成品上:“芷梅她们还在那边喝酒呢。这是给五小姐做的吧?鲤鱼绣得真是栩栩如生。”
琴姨娘的手指在绣花针上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开春正好给她穿。”

陆妈妈走后,十一娘独自坐在窗前发呆。院子里的丫鬟们正在收拾残局,碎瓷片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她知道,这一趟京都之行绝不会太平。大太太派她去,表面上是看望大姐姐,实则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但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让琴姨娘失望。想到生母含着泪嘱咐自己要多加小心的模样,十一娘的心揪成一团。这一路,她必须步步为营,否则怕是很难平安回来。
钱家兰香居里,暮色渐沉,檀香缭绕。大太太端坐在雕花紫檀木椅上,目光紧紧盯着陆妈妈的脸,等待着她的回答。
陆妈妈站在那里,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眼神闪烁不定。她张了张嘴,却又咽下到了嘴边的话。
“这都第三次了,”大太太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平静得有些可怕,“你再不说,这个管事就不用当了。”
陆妈妈身子微微一颤,低声道:“大老爷这次...这次取了九万六千四百两。”
“哐当”一声脆响,大太太手中的茶盅摔在地上,碎片四溅,热茶溅湿了她的裙角。她却仿佛毫无知觉,只是死死盯着陆妈妈。
“太太...太太息怒!”陆妈妈慌忙朝外喊道,“来人,大太太不小心打翻了茶盅!”
珊瑚默默走进来收拾,低着头一言不发。她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拾起瓷片,生怕碎片划伤了大太太的脚。
“近十万两说拿就拿,他倒是舍得。”大太太望着地上晕开的水渍,唇边泛起一抹冷笑,“这钱要是拿去添置铺子,一年能赚多少?可他倒好,全送给那些不知检点的女人!”
陆妈妈跪在一旁,小声劝慰:“大太太,大老爷一向......”
“一向什么?”大太太猛地转头,眼中泛着寒光,“一向把我当摇钱树?我这些年辛辛苦苦管着这么大个家业,他在外面养妓包娼,还嫌我话多!现在竟然连儿媳妇身边的丫鬟都不放过,这是要让我们钱家的脸往哪搁?”
陆妈妈默默垂泪,她何尝不明白大太太的苦楚。这些年来,大老爷的荒唐事越来越多,每次都是大太太替他收拾烂摊子。
“太太,”陆妈妈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要不要让老太太...”
“不必惊动母亲。”大太太深吸一口气,“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时,外面传来丫鬟的通报声:“十一小姐来了。”
大太太立刻收敛了情绪,脸上重新挂上温和的笑容。刚才的一切仿佛从未发生。
十一娘款款走进来,一袭淡青色褙子,衬得她越发清丽脱俗。她欠身行礼:“给母亲请安。”
“来得正好,”大太太笑道,“可是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回母亲的话,不是。”十一娘抬头,眼神清亮,“我是来请示该带哪些人随行去云都。”
大太太轻轻点头:“你和五娘各带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两个粗使婆子就够了。路上要小心些,别让人钻了空子。”
“多谢母亲。”十一娘想了想,“那我就带玛瑙和秋翠,让岸荷留下看家。”
“你倒是个有心的。”大太太欣慰地看着她,“这几年你姐姐在京都里,也就靠你给她捎些家里的消息。这次去了,好好陪陪她。”
十一娘应下,又说了几句话才告退。回到碧竹轩,岸荷就迎了上来。
“小姐,”岸荷笑嘻嘻地说,“可别忘了给我带京都的碗豆黄。听说那边的碗豆黄,一口下去,满嘴都是香甜。”
“还有驴打滚呢!”秋翠也凑过来,“我听说宫里的御厨最会做这个,软糯香甜,沾满了黄豆面。”
玛瑙在一旁整理行李,听见她们说话,忍不住道:“你们就知道吃。小姐这次去京都,可不是游山玩水。”
“知道啦知道啦,”秋翠吐了吐舌头,“不过该带的东西也得带齐了。小姐,您看这些够不够?”
十一娘看着摆了一屋子的行李,轻声道:“先把要送人的礼物理出来。去拜访亲戚,总不能空着手。”
“小姐说得是。”玛瑙立刻拿出账本,“这是给大小姐的,这是给小少爷的...”
十一娘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这次进京,表面上是探望,实则暗藏玄机。大太太让她带着五姐一起去,怕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小姐?”玛瑙见她走神,轻声唤道。
“嗯?”十一娘回过神来,“你继续说。”
“奴婢刚才说,给姑爷府上准备的礼物...”玛瑙翻开账本。
“姐夫府上的礼物要重新准备。”十一娘打断她的话,“挑最好的。”
玛瑙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是,奴婢这就去办。”
夜色渐深,碧竹轩里还亮着灯。
“小姐,该歇息了。”岸荷端来一盏安神茶。
十一娘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你们也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
等丫鬟们都退下后,十一娘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她知道,这一路去京都,注定不会平静。大姑爷府上那边的事,还不知道会如何发展。而家里...她看了眼桌上的信,那是五姐今早给她的。
信上说,大老爷最近又在外面闹出了些事。若不是大太太及时处理,只怕早就传遍了整个余杭。而这次进京,恐怕也和这事脱不了干系。
十一娘合上窗,吹熄了烛火。黑暗中,她轻声自语:“但愿一切都能平安。”
清晨的阳光还未洒满大地,钱府的大门便敞开了。晨露未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
三十余辆马车缓缓驶出,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晨曦中延绵不绝。护卫们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腰间配刀,神情肃穆。他们或策马奔行,或紧随车旁,将整个车队护得密不透风。
为首的是一辆精致的八宝车,车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翠盖珠缨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紧随其后的是两辆朱轮华盖车,漆色鲜艳如新,车帘随风轻拂。再后面则是一串黑漆平头车,装载着行李物资。
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惊醒了整个余杭城。街道两旁的店铺正陆续开门,早起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
“瞧,钱家的车队!”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停下脚步。
旁边的茶摊老板擦拭着桌面,眯着眼打量:“这排场,怕是要去京都吧?”
“可不是,听说是去探亲的。”一个老妇人凑近低声道,“钱家大太太要带着两位小姐去京都投奔亲戚。”

“太太可有提到为奴婢说亲?”秋翠一边为她梳头,一边担忧地问道。
“暂时没提。”十一娘摇摇头,“我要绣屏风,她说让你帮忙,至少这三个月前应该不会有事。”说这话时,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那银子......”秋翠欲言又止。
“留下大部分,按每月的例银交出去三个月的,就说省吃俭用存的。”十一娘示意秋翠为她戴上那支翠玉簪,“一会你把钥匙给玛瑙,再找机会支开她,我有话要对你和岸荷说。”
秋翠轻轻应了一声:“奴婢明白。”
窗外的雪又开始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为这个不平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寒冷。
“你要出去一趟?”刚刚到房中的十一娘看着玛瑙欲言又止的神情,轻声问道。
玛瑙站在门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回十一小姐的话,琼玉姐姐说大太太那边有些事要我帮忙。”
“去吧。”十一娘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玛瑙略显僵硬的背影上。
玛瑙行了个礼,快步退出房间。她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留下一室寂静。
暖阁内的气氛微妙地凝重起来。
“小姐...”秋翠站在十一娘身侧,欲言又止。她的目光不时瞥向门口,眉宇间藏着几分担忧。
十一娘摆摆手,语气依旧平和:“我知道,她是故意找借口离开的。”她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景致,“这丫头倒是知趣,知道给我们腾出说话的空间。只是...”她顿了顿,“未免太过小心了些。”
秋翠和岸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忧虑。玛瑙是大太太派来的人,这突如其来的派人过来管事,处处透着蹊跷。
十一娘的目光透过窗户,看到玛瑙和琼玉正并肩走过回廊。两人说着什么,玛瑙时不时点头,神色间带着几分忧虑。
“去把她们都叫来。”十一娘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很快,岸荷、兰香等人鱼贯而入。阳光洒满了整个暖阁,照得众人的脸庞都带着几分暖意。
“玛瑙既然到了我们这里,就是自己人了。”十一娘环视众人,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以后要像对待姐妹一般照顾她。”
众人齐声应是,声音清脆悦耳。
等其他人退下,十一娘留下了秋翠和岸荷。
“坐。”她示意两人坐下,眼神渐渐严肃。“我有几件事要交代你们。”十一娘压低声音,“这些事,暂时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两人立刻正襟危坐,神情专注。檀香的气息在暖阁内缓缓流转,带来一丝静谧的安宁。
“岸荷,你去打听一下五小姐最近的动向。”十一娘说道,目光如水般平静,“要仔细些,她见过什么人,去过哪里,都要打听清楚。”
“是。”岸荷应声,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还有,让兰香去打听二姨娘和三姨娘的旧事。这事要谨慎,不可声张。”
岸荷点头应下,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袖,似在记着什么。
“秋翠。”十一娘转向另一边,“明日你们在暖阁为玛瑙摆一桌酒席,请几位妈妈和各房的丫鬟都来。”
秋翠面露犹豫:“几位妈妈那边...”
“来不来是她们的事,通知到就行。”十一娘打断她的话,语气平淡,“大太太那边我去说,你去请几位妈妈,其他的相互转告就行。”
她走到窗边,望着院中飘落的梧桐叶:“时间就定在酉正。”
秋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时辰,来的人自然会来,不愿来的也好推辞。
“到时候多留意大太太屋里姐妹们的话。”十一娘继续说道,声音轻得几乎要融入暖阁的空气中,“最近大老爷和大少爷都有信件送来,打听打听大太太的反应如何。”
秋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恢复平静:“小姐放心。”
“记住,要小心行事。能问则问,不能强求。”十一娘叮嘱道,目光落在院中摇曳的花影上。
暖阁内的光影渐渐暗淡,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玛瑙回来时,十一娘将宴请之事告诉她。
玛瑙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随即笑着道谢:“多谢小姐美意。”
十一娘将玛瑙的反应看在眼里。这个突然被派来的丫鬟,究竟带着怎样的任务?
“去准备明日的宴席吧。”她最后说道,声音平静如水。
秋翠和岸荷应声而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夜色中。暖阁内只剩下烛火的轻响,和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息。
次日清晨,寒意料峭。十一娘裹紧披风,踏着院中薄霜,比往常更早些到了大太太的院子。
檐下几只雀鸟正在啄食,听到脚步声惊飞而起。她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不自觉放轻了脚步。
“大太太,十一姑娘来了。”守在门口的丫鬟轻声通报。
大太太正坐在铜镜前梳妆,手中描眉的动作微顿,镜中眉头轻蹙。她放下手中的眉笔,语气平和:“让她进来。”
十一娘整理了一下衣裳,缓步进屋。檀香袅袅,暖意融融,与外头的凛冽成了鲜明对比。
“给母亲请安。”她恭敬施礼。
“嗯。”大太太淡淡应声,一边由着身边的丫鬟为她簪上一支金钗,一边问道,“这么早来,可是有事?”
十一娘垂眸,声音轻缓:“回大太太,因为打络子的速度太慢,一天才能打一根...怕耽误了大太太的事。”
大太太转过身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忽而笑了:“既是这样,你以后就不必来我这晨昏定省了。安心绣你的屏风,将它绣好了,便是对我尽孝。”
温和的语气让十一娘心中一暖,她抬眼看了看大太太,见对方眼角染着笑意,便也跟着露出一抹浅笑:“是,多谢大太太体恤。”
“去厨房领碗羊汤吧,这天冷,暖暖身子。”大太太吩咐道,“映梅,你送她去。”
十一娘谢过,随映梅出门。院中寒风料峭,映梅见她单薄的衣裳,不由蹙眉:“姑娘该多穿些。”
“无妨。”十一娘摇头,转而笑道,“映梅姐姐,傍晚我请客为玛瑙接风,你和陆妈妈她们可要来。”
映梅面露难色:“陆妈妈病了,我怕是抽不开身...”
“无妨,日后总有机会。”十一娘神色如常,语气依旧温和。
待她走远,大太太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十一娘可走了?”
映梅忙回身进屋:“走了。”
“方才说什么?”大太太状似随意地问。
“回大太太,十一姑娘说要请客为玛瑙接风...”映梅心头一紧,如实禀报。
大太太轻“嗯”一声,沉默片刻,忽问:“单孝那边如何说?”
“回大太太,因朝廷春后北征消息传出,金价大跌。您要兑换的数目太大,价差在四五千两左右...”
“就这个价吧。”大太太皱眉,“明年二月前务必兑完。”
“是。”

不多时,远处传来哭闹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芷梅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是单孝管家的在教训新来的丫鬟。现在的小丫头,不像我们那会儿,姐姐们说什么都记在心上。如今动不动就觅死觅活的,真不知该如何管教。这两年陆妈妈精力确实大不如前了,调教出来的人一个比一个难管。”
等芷梅走后,海棠回到五娘身边,眉眼间带着几分担忧:“小姐,您真打算让芷梅去四少爷那儿?她性子那么强,她的胞兄周兴又是大太太身边的人...”
“我何时说要让她去四少爷那儿了?”五娘端起茶杯,动作优雅从容,眼底却闪过一丝深意,“她胞兄是大太太的人,我怎么敢安排她?就连老爷也无权过问。”
此时,大太太的院子里。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铜制暖炉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大太太靠在锦榻上,神色疲惫。
“大太太,您还年轻着呢,大少奶奶还需要您扶持。”单孝管家的将剥好的桔子递上,语气恭敬。
大太太叹气:“年纪大了,吃些桔络顺顺气罢。”她的目光落在窗外还没开败的梅花上,眼神有些恍惚。
待屋里的人都退下后,大太太问道:“绣屏风的事,五娘和十一娘,谁更有把握?”
“自然是五小姐。”单孝管家的笑道,“五小姐桌上摆了好些样子呢。”
“那五娘最喜欢哪幅?”大太太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
“中间写大字的那幅,说既有大字又有小楷,最合适。”
大太太心中冷笑,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敲打。三姨娘不是说她的大字不够端庄大气吗?想到这里,她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映梅垂手而立,那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像是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让太太心里更添了几分怒意。屋内炭火烧得正旺,檀香袅袅,可那丝丝暖意却驱散不了她内心的焦躁。
“究竟去了哪里?”太太的语气沉了几分。
“是...是四少爷院里的云锦带着丫鬟们烤肉,留下芷梅一起吃了。”映梅声音微微发颤,“芷梅还特意带了些回来给我们。要不,奴婢给太太也送些来尝尝?”
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单孝管家的立即皱起眉头,抢着说道:“那等粗食哪配太太吃,小心积食。再说这寒冬腊月的,太太正该忌口才是。”
太太淡淡点头,目光却渐渐凌厉起来,仿佛要看穿映梅的心思:“同去送东西的是哪个丫头?”
“是海棠。”映梅低着头,不敢与太太对视。
“去问问她,芷梅回来后去了哪里?”太太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若问不出什么,你就直说,我好另派他人。”
映梅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太太放心,奴婢明白。”
她刚迈出几步,身后又传来太太的唤声。映梅转身立定,恭敬垂手,只觉得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太太不紧不慢地品着茶,目光在映梅脸上逡巡。室内一时陷入沉默,连炭火爆裂的声响都显得格外清晰。
单孝管家的见状起身道:“这天冷,奴婢去换壶热茶来。”
她快步出了内室,确认四下无人后,悄悄将耳朵贴在门帘上。断断续续的话语传来:“......碧竹轩......十一娘......见了什么人......”后来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听不真切了。
“快去提壶热水来。”单孝管家的随手唤来廊下候着的丫头。
等接过热水回到内室,正撞见映梅出来。她脸色有些发白,连步子都显得虚浮。
“太太说乏了要歇息。”映梅低声道,语气里透着几分疲惫。
“我在外守着就是,你去忙吧。”单孝管家的笑着应道,眼底却闪过一丝探究的神色。
待映梅走远,她蹑手蹑脚地扒开门帘往里窥视。只见太太手中紧握一封信,眼角隐隐有泪光闪动。信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显然是被翻看过多次。
......
十一娘攥紧了双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也浑然不觉。她想保持平常的步调,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加快,裙摆在风中猎猎作响。
大老爷和大少爷的书信、那副未完成的屏风、陆妈妈去慈安寺印经的事,二姨娘她们说的这些消息是什么意思?她现在没有丝毫的头绪。更令她心烦的是,允哥儿是嫡子,却不是世子。难道真要另立世子?这个念头让她心口发紧。
她猛地停住脚步,身后的岸荷差点撞上来。寒风呼啸而过,吹散了她额间的细汗。
“小姐?”岸荷担忧地看着十一娘苍白的脸色。
“无事。”十一娘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只是有些事想不通罢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和迷茫。
“要去梅林里走走吗?”岸荷小心翼翼地提议。
每当心绪不宁时,十一小姐总爱去碧竹轩前的梅林里散步。今天太太又安插了人来,确实该去透透气,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皑皑白雪也掩盖不住仅剩的梅香,四周的寒冷让十一娘渐渐平静下来。
“小姐,秋翠姐让我转告您,我们都听您的。”岸荷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坚定。
十一娘微怔,目光落在远处的雪景上。
“记得我们刚到碧竹轩时吗?”她轻声问道,仿佛在自言自语。
那时她扶着秋翠,对岸荷等人说这里就是她们的家。后来发现雪香暗通大太太,便巧施手段把人调走,换上了吕姨娘推荐的兰香。这件事虽费了些周折,却也让身边人见识了她的手腕。
“秋翠姐说一直记得小姐的话 - 这是我们的屋。”岸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动。
十一娘紧握住岸荷的手,感受着她传来的温暖。雪地里,两人的影子紧紧相依。
“有小姐和秋翠姐在,我们一定会过得好。”岸荷笑道,眼神坚定。
是啊,这些时间的苦心经营,不就是为了让身边人能在关键时刻护持自己吗?十一娘仰头望天,她轻叹一声。
......
回到碧竹轩,一切如常。院子里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这个小院子在钱府最西角,除了十一娘的一间卧室,就旁边两间厢房。平时做女红都在厢房。刚进门,就见一位陌生的丫鬟迎了上来。她肤白貌美,明眸善睐,就连青蓝色的比甲也掩不住那份明艳气质。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
“奴婢玛瑙,见过十一小姐。”她稳重地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十一娘仔细打量着这位新来的丫鬟,笑着问了她的年龄和家事。玛瑙一一应对,举止得体,不卑不亢,显然经过精心调教。
“岸荷,你带玛瑙四处看看。”十一娘转向身边的丫鬟,“秋翠,来帮我更衣。”
趁着更衣的工夫,十一娘低声将太太安排玛瑙来的事告诉秋翠。青丝从她指间滑过,带着淡淡的茉莉香气。

回到碧竹轩,十一娘对玛瑙说:“这几日我要打络子,你若有事就去办。过些日子我要绣屏风,秋翠要在旁帮忙,屋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玛瑙立刻会意,行礼道:“奴婢明白,一定把屋里的事打理妥当。”说完,她悄悄瞥了一眼秋翠。
待玛瑙退下,十一娘关上房门。屋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几分寒意。
卧房内,秋翠一边铺设绣架,一边低声道:“五小姐那边似乎并无异样。”
“之前或许没有,但现在肯定有所察觉。”十一娘手上打络子的动作不停,“你看那个依荷,内宅未除钥就来找人,这谎撒得也太生硬了。再说昨日单妈妈来访,五娘今早又急着去找琴姨娘,显然是有事。”
秋翠将一卷新的丝线摆在桌上,犹豫片刻道:“二姨娘今早也来了,说是找十小姐抄经。”
十一娘手上动作一顿。这个节骨眨眼上,二姨娘突然拜访十娘,怕是没这么简单。她抬头看向窗外,院中的腊梅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对了,”秋翠突然想起什么,“刚才我在外头听说,三少爷今早出门时摔了一跤,府医已经请来了。”
十一娘将手中的络子放下,眉头微蹙:“三哥向来稳重,怎会平白摔倒?去打听打听,是在哪里摔的。”
秋翠点头应是,转身要走,又被十一娘叫住:“顺便看看厨房今日的菜单,若是有人送来点心,先收着,别急着吃。”
待秋翠离开,十一娘站在窗前,望着院中光秃的梅枝出神。
她走到妆台前,取出一个红木匣子。匣子是去年生辰时父亲所赠,打开后,里面放着一叠信笺和几封书信。她取出最上面的一封,仔细读了起来。
不多时,外头传来脚步声。十一娘迅速将信笺收好,重新坐回绣架前。
“小姐,”秋翠推门进来,“打听清楚了,三少爷是在去拜访吴大人的路上摔的。据说马车轮子突然散了。”
十一娘手中的绣绷一歪,针尖刺破了手指。殷红的血珠渗出来,在白皙的指尖格外刺目。
秋翠连忙取来金疮药,一边给她包扎一边道:“姑娘别担心,府医说没什么大碍,只是扭伤了脚。”
“轮子突然散了?”十一娘轻声重复,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自从二姨娘来访,整个院子里的空气都有点不寻常。十一娘望着案几上那盏尚有余温的茶,眉间不自觉地蹙起。二姨娘今日的来访看似平常,可总让人觉得别有深意。
“十一小姐,二姨娘刚走。”秋翠很快回来禀报,声音压得极低。
檐下的风铃又响了一下,十一娘手中的络子微微一顿,“她离开时什么表情?”
“看起来和平常无异,只是......”秋翠迟疑了一下,“离开时往十小姐院子的方向看了好几眼。”
十一娘轻轻点头,这位二姨娘果然深藏不露。她将手中的络子放在膝上,细细端详着那尚未完成的蝙蝠图案。阳光下,五彩缤纷的丝线泛着柔和的光泽。
“去看看十姐在做什么。”十一娘放下手中精致的络子,漫不经心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秋翠早就等着这句话,立刻笑逐颜开地应了声,裙角轻摆着出去了。
秋翠去探查,回来时面色也凝重起来:“十小姐出她的绣楼了,只带了杏梅,穿了件灰鹤色披风。”
十一娘眉头皱得更深。十姐平日里都是前呼后拥的,今日却只带一个人。而向来都是跟着她一起出门的千叶也没带,今日为何只带了小丫鬟杏梅?更令人在意的是,她穿了那件灰鹤色披风——那是苏姨娘去年送她的生辰礼物。
“跟上去看看她去哪。”十一娘低声吩咐,手中编织络子的动作不停,一只精巧的蝙蝠图案在指尖渐渐成型。
等秋翠回来时,十一娘已经编好了一只蝙蝠络子。阳光斜斜地照在络子上,五彩的丝线在光影中熠熠生辉。
“十小姐去了苏姨娘那里。”秋翠神色更加严肃,“苏姨娘的丫鬟守在门外,我没法靠近听。而且......”
“而且什么?”
“路上碰见了三姨娘的大丫鬟夏荷,她还特意问十小姐要去哪里。”
十一娘手中的动作顿住了。
那场意外后,苏姨娘被罚跪祠堂,染病养在双桂院旁的厢房里。这些时日以来,十姐去看苏姨娘的次数寥寥无几。今日二姨娘刚走,十姐就去了苏姨娘处,还让人守门......一切都太过蹊跷。
窗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是府中的小厮们在院子里忙碌。十一娘望着窗外发了会儿呆,忽然开口:“去拿个匣子来,装这两根络子。”
“您要亲自去给二姨娘和三姨娘送络子?”秋翠有些惊讶,她记得小姐向来是让下人送去的。
“我是去给大太太请安。”十一娘淡淡道,目光落在那两根织工精美的络子上。
到了大太太处,屋内已是一片欢声笑语。五娘正向大太太展示她写的百寿图,海棠和芷梅在一旁牵着画卷。屋内点着沉香,袅袅青烟中,众人的笑语显得格外温馨。
“快来看看你姐姐写的。”大太太向进门的十一娘招手,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
十一娘心中暗暗吃惊,这百寿图最终还是写好了。她露出得体的微笑,上前见礼后,仔细打量那幅字画。只见六尺宣纸上楷、隶、篆、行、草各体俱全,排列错落有致。单这份功力,就令人叹服。
“母亲,这是给昭哥儿打的络子。”十一娘取出匣子,递到大太太面前。
大太太眼前一亮,让人打开来看。两根五彩缤纷的丝钱络子静静躺着,中间缀着五个蝙蝠,编织成梅花造型,精巧绝伦。络子上的每一个结都打得恰到好处,每一根丝线都恰如其分。
“十一娘的女红在余杭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大太太不住赞叹,手指轻轻抚过络子上的蝙蝠图案。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一个丫鬟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俯身在大太太耳边低语:“听说十一娘亲自送来了络子,二姨娘和三姨娘想来瞧瞧?”
大太太让人请她们进来,“都坐下说话吧。”
十一娘她们向两位姨娘行礼后,在太师椅上坐下。她示意身边的玛瑙将匣子递给两位姨娘,轻声问道:“不知做得如何?”
二姨娘接过匣子,还未打开就笑道:“必定是好的。十一娘的手艺,向来都是一等一的。”
丫鬟们忙着上茶。二姨娘轻抿一口茶,目光意味深长地落在十一娘身上:“今早去碧竹轩时,听说你在打络子,就没打扰,去了十小姐那儿。”
十一娘心下了然,既然亲自送络子来,就是要借机说清楚一些事情。对方既已开口,她也不必再兜圈子:“听说您去了十娘处,我让秋翠去请,却得知您已离开。想着络子做好了总要送来,就没让她去追。”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