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那以后,对曹植的敌意更甚。
回到住处后,曹丕对甄宓大发雷霆:“你为何与子建如此亲近?你可知他是我的弟弟,你这样做,置我于何地?”甄宓连忙解释:“我只是与公子谈论诗词,并无他意。夫君莫要误会。”但曹丕心中的猜忌却难以消除,他开始对甄宓有所冷落。
甄宓心中委屈,却又无处诉说。她深知自己在曹府的地位,完全依赖于曹丕的宠爱。如今曹丕对她心生不满,她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而此时,曹植却时常来找她,安慰她,给她带来一些外面的书籍和新鲜玩意儿。甄宓在孤独无助中,渐渐与曹植走得更近。
曹操也察觉到了儿子们之间的争斗,以及甄宓在其中的微妙位置。他对曹植的才华十分欣赏,但也担心他过于随性,难以担当大业。而曹丕的权谋手段,虽然让他放心,但他又觉得曹丕的心机太重,不够宽厚。在立嗣的问题上,曹操犹豫不决。
曹府中的其他姬妾,看到甄宓失宠,纷纷落井下石。她们在曹丕面前说甄宓的坏话,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次,曹丕的另一位姬妾郭氏,故意在曹丕面前哭诉甄宓对她不敬,曹丕听后,更加愤怒,对甄宓的态度愈发冷淡。
甄宓感到自己在曹府的处境岌岌可危,她试图挽回曹丕的心,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与曹植的交往可能给她带来了灭顶之灾。她决定与曹植保持距离,以免给自己和曹植带来更多的麻烦。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她。一次,曹操召集众人商议立嗣之事,曹丕和曹植在众人面前各展才华,互不相让。而甄宓,因为与曹植的特殊关系,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她站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这场立嗣之争将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命运。
第三章:情殇与抉择
立嗣之争愈演愈烈,曹府中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曹操在曹丕和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