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槐仙木匣民国三十七年霜降前夜,万籁俱寂,月色如水洒落在古老而沧桑的上海街头。
林殊独自坐在《沪上晚报》编辑部那略显昏暗的灯光下,埋头整理着当天的稿件。
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抬起头,疑惑地望向门口,只见一个神秘的身影匆匆离去,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青布包裹放在门边。
林殊起身走过去,拾起那个包裹。
它沉甸甸的,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回到桌前,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的细绳,一股淡淡的槐树汁液味道扑鼻而来。
在微弱的油灯光芒下,一块洁白无瑕的白玉印章静静地躺在泛着青光的布包之中。
这枚白玉印章通体晶莹剔透,温润光滑,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灵气。
印纽部分雕刻着一棵枝桠虬结、形态怪异的老树。
凑近仔细端详,令人惊奇的是,那树身上的纹路竟然像是一张张人脸层层堆叠而成!
这些人脸有的表情痛苦扭曲,有的则显得安详平静,还有的带着诡异的笑容,让人毛骨悚然。
“林记者亲启”的素笺上,字迹仿若被雨水浸染:“西郊义庄丙字棺,有令祖遗物相赠。”
林殊仔细摸索着印章底部的凹痕。
当他的指尖触及到“槐仙永镇”四字篆书时,一股阴风骤然从窗缝中灌入,油灯瞬间熄灭。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射出一个梳着双环髻的女子的剪影。
他悚然回头,仅仅瞥见报架的缝隙中有一截褪色的红裙一闪而过。
次日拂晓,槐荫镇细雨霏霏。
义庄的看门人张驼子手提灯笼,在蛛网密布的棺椁间穿行,空气中弥漫着槐叶腐朽的气息。
“丙字棺停放着林老太爷的陪葬品。”
他那佝偻的脊背发出犹如枯枝折断般的声响,“当年出殡时,暴雨倾盆,山路坍塌,八人抬的柏木棺竟遭雷击,断为两截。”
棺盖掀开的瞬间,林殊顿感后颈一阵发凉,寒毛直立。
褪色的寿衣下,并非是预想中的尸骸,而是七具与他面容毫无二致的蜡像。
每尊蜡像的天灵盖上,都钉着一块槐木牌,上面所刻的生辰,正是他三十岁整寿之时。
林殊惊恐地后退几步,大脑一片空白。
此时张驼子却缓缓靠近蜡像,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他干枯的手指指向其中一尊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