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一代名臣曾国藩的故事乾隆帝和珅全文

第13章

发表时间: 2024-12-02
痛恨这样污浊的风气。官员士大夫们习惯了苟安且因循的日子,常迈着舒缓的步子,用一种和稀泥的方式处理事情,偶有仗义执言的,他们背后就一起指责。这样的官场死气沉沉,像西下的太阳,将入夜暮。

面对这样的官场,曾国藩毫无办法,只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管理,不间断读书、记日记,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学识。

道光三十年(1850年)初,道光帝驾崩,二十岁的咸丰帝即位。咸丰帝和自己的父亲差不多,是一位并称中庸之道的守成之君,即位之初面对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的朝廷现状,咸丰帝血气方刚,很有干劲,给朝廷带来一股新风。咸丰帝刚即位就罢免了军机大臣穆彰阿,任人唯贤,发布谕旨:大小官员,要公忠体国,改掉弊习,万勿苟安。在朝野上下带来新气象。曾国藩感到异常兴奋,虽然穆彰阿是他官场贵人,但是,穆彰阿只为私利而不顾国家,他也认为穆彰阿再这样继续下去,会对国家造成极大损害,但是他没有忘记穆彰阿,感念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终生未忘,在穆彰阿去世后,他每回京时都会去看望穆的家人。

咸丰帝的雷厉风行,体现新朝气象,给曾国藩一种感觉,新皇帝颇有雄心壮志,改革有望,这让一心为公的曾国藩大喜过望,自己的抱负终于有实现的可能,于是在咸丰帝下诏让各位大臣给朝廷提意见后,他进谏;道光朝官员因循废公,相互缄默,遇事相互包庇,风气日坏,毫无生机。朝廷要想办法培养敢于担责、直言的官员,提拔有用之才,应对国家形势。而且还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咸丰帝刚刚即位,新官上任,想做出一番事业,改变朝廷风气,读了曾国藩的奏折,似找到治理国家的方法,很高兴,大加赞赏曾国藩,认为其针砭时弊,认真思考问题,能洞察问题根本,也对曾国藩有了更多的好感。

曾国藩每一个奏折都是着眼于实用性,从中能看出其忠心为国的良苦用心,咸丰帝对他更加重用,让其兼任工部、兵部侍郎,这样以来,曾国藩就更加忙碌了,这也是新皇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