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思恩推文 > 武侠仙侠 > 六月飘雪武明月顾长生全文小说

六月飘雪武明月顾长生全文小说

武明月 著

武侠仙侠连载

“撤退,全军撤退!”不过数十息的时间,牛群便已冲锋至秦军阵前。无论是再如何精锐的军伍,也不可能在上千头发了疯的牛群面前保持淡定。由于之前那轮箭羽,更激发了这些原本温驯的耕牛野性。这时候,牛角上提前绑好的短戈便起到了作用。冲入人群,随意的冲撞,便是开膛破肚,血流成河。看到这一幕的秦国将领目眦欲裂,连忙下令后退。脏,太脏了。周国这一仗打的实在是太脏了。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能在沙场上遇上不是“人”的对手。多少人方能制服一只发了狂的疯牛。至少十人,而且前提是,在这头疯牛没有穿武器盔甲的情况下。有这一身的轻甲掩护,再加上这些牲畜本就力大无穷,皮糙肉厚,根本无法与之正面抗衡。最可怕的是,他们面对的还不是一头,而是整整上千头。刹那间,秦...

主角:武明月顾长生   更新:2024-12-16 18: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武明月顾长生的武侠仙侠小说《六月飘雪武明月顾长生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武明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撤退,全军撤退!”不过数十息的时间,牛群便已冲锋至秦军阵前。无论是再如何精锐的军伍,也不可能在上千头发了疯的牛群面前保持淡定。由于之前那轮箭羽,更激发了这些原本温驯的耕牛野性。这时候,牛角上提前绑好的短戈便起到了作用。冲入人群,随意的冲撞,便是开膛破肚,血流成河。看到这一幕的秦国将领目眦欲裂,连忙下令后退。脏,太脏了。周国这一仗打的实在是太脏了。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能在沙场上遇上不是“人”的对手。多少人方能制服一只发了狂的疯牛。至少十人,而且前提是,在这头疯牛没有穿武器盔甲的情况下。有这一身的轻甲掩护,再加上这些牲畜本就力大无穷,皮糙肉厚,根本无法与之正面抗衡。最可怕的是,他们面对的还不是一头,而是整整上千头。刹那间,秦...

《六月飘雪武明月顾长生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撤退,全军撤退!”

不过数十息的时间,牛群便已冲锋至秦军阵前。

无论是再如何精锐的军伍,也不可能在上千头发了疯的牛群面前保持淡定。

由于之前那轮箭羽,更激发了这些原本温驯的耕牛野性。

这时候,牛角上提前绑好的短戈便起到了作用。

冲入人群,随意的冲撞,便是开膛破肚,血流成河。

看到这一幕的秦国将领目眦欲裂,连忙下令后退。

脏,太脏了。

周国这一仗打的实在是太脏了。

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能在沙场上遇上不是“人”的对手。

多少人方能制服一只发了狂的疯牛。

至少十人,而且前提是,在这头疯牛没有穿武器盔甲的情况下。

有这一身的轻甲掩护,再加上这些牲畜本就力大无穷,皮糙肉厚,根本无法与之正面抗衡。

最可怕的是,他们面对的还不是一头,而是整整上千头。

刹那间,秦军无懈可击的阵型被击溃。

所有人丢盔弃甲,完全没有了战意,只希望快点离开这片死亡地带。

后方的牛群自然也是紧随其后。

由于,顾长生还在苇草里浸上了油脂,火焰的燃烧亦变得更加持续。

动物的思考方式很简单,它们感觉到了从后方传来的疼痛,出于趋吉避凶的本能,自然不断的往前奔跑,企图躲避身后天敌的“撕咬”。

在火焰没有熄灭以前,它们会一直这么跑下去,碾压任何挡在他们身前的事物。

“是时候了,可以让骑兵进行收尾了。”

顾长生在大开的城门口观望了许久,直到秦军彻底乱了阵型,不再具备任何反击能力。

这才向武安平示意。

他和武安平的约定已经完成了。

秦军阵型已破,现在该是武安平出手的时候。

战场上,像这样的奇招,往往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在敌人事先有防备的情况下极难复刻。

所以,他们应当在这时将优势尽可能扩大。

“什么?哦,对,乘胜追击,乘胜追击。”

“所有人听我号令。”

武安平还没有从局势突然转变间回过神来。

上一秒不可一世的秦军,下一秒便丢盔弃甲。

如梦如幻,甚至连脚下都感觉轻飘飘起来。

不过好在,对于这场战争胜利的渴望,还是硬生生将他从发怔中拉了回来。

“全军出击!!!”

武安平骑上战马,意气风发挥舞着手臂,高声喝道。

瞬间,早已按捺不住的大周将士顿时如同潮水般涌入了战场。

“随我杀!”

由于事先早有准备,除了必要的武器,一切从简。

有牛群在前,根本不需要忌惮秦军的反扑。

所以几乎没花多少功夫,武安平所率领的大周守军便是追上了秦军。

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位置。

这种情况下,秦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斗志……

在武安平的配合下,此战我大周与秦国的第一次交锋大获全胜。

共计斩杀十万秦军,收缴连弩五万支。

不过坏消息是……它们叫诸葛连弩。

这下,又要麻烦了。

笔记中的顾长生如此感慨到。

诸葛连弩,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武明月不由想到之前大周的两大奸臣,秦桧,司马懿。

甚至是六国君主,顾长生都表现的一副极为熟悉的样子。

在曾经的笔记内容中。

顾长生对于这些人物的出现,表现是极度的震惊,不可思议。

证明,顾长生对这些人,非常熟悉,熟悉到了如指掌的程度。

武明月的眉头越皱越紧。

直觉告诉她,顾长生的任务,与这些人也存在着必要的联系。

“春烟,调查的结果如何。”

四大暗影卫统帅之中,春烟最为擅长收集情报,影卫的情报网覆盖了世俗界每一寸土地。

天下间,几乎没有任何消息能够瞒得过她的耳目。

“启禀陛下,诸葛连弩乃当年秦国丞相在原有单兵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最终以这位丞相的名字命名。”

“秦国丞相,那不是赵高吗?这位诸葛丞相又是从哪里来的。”

武明月微微一愣,有些疑惑的问道。

“根据线报显示,当年的秦国一共存在两位丞相,左丞相赵高,另一个便是这位诸葛丞相。”

春烟继续说道:“事实上,在赵高没出现之前,秦国只存在一个诸葛丞相,不仅如此,为了请这位诸葛丞相出山,秦王当年还曾三顾茅庐而不入。”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武明月若有所思,她虽然只在招婿大典上见过那位秦国君主一次。

但却至今记忆犹新。

那种人群中的泰然自若,仿佛并非是在他人的国土做客,倒好似在巡视自己的疆土。

再之后,听到对方的消息,就已然成了秦国新一任君主,有着气吞山河,睥睨天下的雄心壮志。

逼着五国不得不联手,方才将其击败。

而这位诸葛丞相,居然能让秦国皇帝三番五次的邀请,可见对方必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能够在赵高之前便成为丞相之职,这份才华和智慧可想而知。

所以,赵高便是顾长生专门为这位诸葛丞相安插进秦国的棋子?

由于之前已经出了青阳道人这么一个例子。

武明月很快进行联想,毕竟这件事情和当年的秦桧之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为了铲除大宦官秦桧,顾长生抓住父王对方术之道的沉迷为突破点,培养出了青阳国师这么一个蓬莱岛仙人。

现在为了对付秦王身边那名诸葛丞相,再造出一个左相赵高也是顺理成章。

所以三弟篡位的事情其中真存在顾长生的身影!

虽然武明月如今已经解开了对顾长生的大部分误会,可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依然是横在她心头一根永远去除不了的刺。

指鹿为马的赵高是顾长生的人。

难道,顾长生真的曾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过?

武明月的眸光阴晴不定。

玄武门之变,她最敬爱的父王死了,最亲近的两个弟弟为了夺取皇位自相残杀。

即使顾长生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她登上帝位,她也依然无法释怀。

“淮南王,到!”

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将武明月从思绪中拉扯了出来。

只见在太监的带路下,曾经的函谷关守将,如今的淮南王武安平大步走来。

“拜见陛下。”

看到武明月,武安平脸色露出恭敬之色,就要跪拜在地。

“叔父身为长辈,又曾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不必多礼,朕今日唤你前来,只不过是想询问当年和顾长生有关的事情。”

武明月伸手阻止了武安平的动作,论起来,对方是自己的长辈,又曾在父王生前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对方向自己下跪,武明月自然是不敢受。

顾长生……

听到这个名字,早已是垂暮之年的武安平浑浊的眸中,顿时闪过追忆之色。


这次出宫是微服私访。

如今的武明月已经贵为一国之君,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

她向来不喜那些繁琐礼节,所以这次是乔装出行。

当然,在武明月的记忆里曾经也极少有离开王城的机会。

眼前的南荒已经不复曾经的荒凉。

武明月上次来南荒的时候,正值乱世,又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

饥民遍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而现在,这里已经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昌盛。

看着周围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

武明月的心中,突然涌起浓浓的自豪之情。

这便是父王为她留下的大好江山。

父王曾经的功绩天下人皆知。

平定乱世,建设疆土,让大周变成天下最富饶的国度......

而顾长生那个卑鄙小人,却在笔记之中,百般诋毁,描述的如此不堪。

只可惜事实胜于雄辩。

武明月随便找了几位百姓,分别询问对老武皇及昔日奉天王侯的看法。

结果与她想的同样。

在说到她的父王时,百姓们都是赞不绝口。

而说到顾长生,皆是唾骂不止。

直呼奸臣,恶臣,罪人。

到此,武明月没有了继续探究的心思。

随意找了一处歇息的地点,便准备次日带着答案回归王城。

入夜。

武明月突然被窗外边匆匆的脚步声吵醒。

好奇似的向外看了一眼。

竟发现白天被她询问问题的百姓正小心翼翼,向着郊外一个方向摸去。

这么晚了,对方去郊外干什么?

女子的好奇心向来是与生俱来的。

且以她的武艺,除去那些超脱凡俗的仙人,天下少有人是对手。

她自然百无禁忌。

纵身跟了上去。

“这是……一座香火庙。”

跟随百姓走了许久,武明月终于看清眼前的建筑。

整体看上去极为简陋。

位置十分偏僻。

但被打理的极为整洁,显然是常有人前来供奉。

汉子来到香火庙前,先是小心翼翼的左顾右盼,生怕被人发现。

随后才开始参拜。

眼前这位百姓,大晚上的时间,这么匆忙,便是为了来这郊外的小庙上上一炷香。

武明月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一颗好奇心更是被勾到了极点。

正要凑近瞧仔细一些,却是忘记了隐蔽身形。

“谁!谁在那里!”

香火庙中,正虔诚跪拜祈祷的汉子顿时警惕的转过了头。

“不必紧张,我并无恶意。”

见行踪暴露,武明月也索性正大光明的站了出来。

这个距离,也正好能看清庙中的情景。

在看清那香火庙中的排位时,她顿时怔了。

因为她看见,排位之上,清晰的写着,顾长生,长生大将军之灵位。

这座香火庙是顾长生的。

可眼前这百姓,分明在白天还对其不屑一顾。

痛骂顾长生是大周朝史无前例的大奸臣。

“妮子,我跟你说实话吧。”

而那汉子却是在原地纠结了许久,这才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开口。

“长生将军是个大好人,是他救了我们所有南荒的百姓。”

“如果没有他,我或许早饿死在了那年的大旱。”

“我对不起长生将军,连他死后,也不敢为他说一句好话。”

汉子说着说着,眼眶已是微红了起来。

“大好人,顾长生,你可知道当年大旱朝廷曾分配十万担白面赈灾,最终到达南荒灾民手中,却变成了二十万担粗糠。”

“那根本就不是人吃的东西。”

武明月本能的反驳。

从十万担,变成二十万担,看似多了整整一倍,实则两者之间的价值根本不能一概而论。

粗糠也不是人能吃的粮食,而是用来喂牲畜的。

天灾在上,有无数无辜百姓在大旱中被饿死,在这样的情景之下。

顾长生竟然还忍心动手脚,实在是人性泯灭,其罪恶行径,千刀万剐不以为过。

“可我们灾民不是“人”啊,如果没有长生将军当年那些粗糠,我们又如何能够撑过这一场大旱?”

“他是我们的恩人。”

汉子激昂慷慨,义愤填膺。

武明月看到这一幕,更迷惑了。

她实在不懂。

也不明白,为什么眼前这汉子,会用不是人这样的形容,去描述自己。

也实在不明白,顾长生明明换走了灾民们应得的白面,为何他们还要感恩戴德。

而此时,汉子像是用光了全身力气一般跌坐在地上,再抬头,眼中已是泪流满面。

“妮子,你没试过那般饿极的滋味,永远不会懂。”

“饿急了的人,连牲口也不如。”

随着汉子的诉说,那一段被封存多年,所有经历者都不愿提及的残酷历史,被一点一点的揭开了真相。

那年的南荒,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粮食颗粒无收,别说是粗糠,哪怕是路边的树皮,杂草,甚至能咽得下肚子的泥土。

都成为了灾民们的口中之物。

更有甚者,将子女互换…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朝廷的赈灾队伍姗姗来迟……

“粮食,给我粮食。”

“滚开贱民,你想要粮食,大家谁不想要,一个一个来,轮到你们了再上。”

“军爷,现在该到咱们了吧。”

看着眼前,穿着得体,大腹便便的“灾民”。

负责赈灾的士卒陷入了为难。

这些天,像眼前这汉子一样,浑水摸鱼的假“灾民”,已经是不止一个了。

想要分辨事实上不难,但他们每个人都开罪不起。

这些假灾民的身份,大多都是地方豪绅府中的仆役。

也不知道南荒的百姓究竟是开罪了朝中的哪位大人物?

他们也曾收到过施压,让他们对地方豪绅的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就意味着。

原本应该落在灾民们手中的份额,尽数被这些地方豪绅占据。

他们这些小人物,又岂敢插手?

“发生什么事了?”

此时,一道温润的声音传入耳朵。

士卒抬头一看,顿时一愣。

“将军,您怎么会在这里?”

他连忙将遇见的事情告知了眼前的男子。

男子沉吟片刻突然眼前一亮,示意士卒附耳过来。

之后,原本用来赈灾的白面换做了掺沙子的粗糠。

且只能吃完了再走。

刚开始,那些“假灾民”还能坚持?

后面的日子,便再也没有来过了。




“我们又何尝不想食白面,可在当时那种情景,若是没有长生将军,我们可能连掺了沙子的粗糠也吃不到。”

“只要能填饱肚子,树皮,树根,乃至石头子,我们也能往肚子里咽。”

“正是因为有长生将军才能有我们这些草民的现在。”

“我们是真的希望长生将军能够长命百岁啊。”

直至回了王城,汉子的话也不时在武明月的脑海中回响。

一时之间。

原来已经清晰了的顾长生形象再次变的扑朔迷离。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武明月不经皱眉。

他谋逆朝堂,屠杀皇子,一介异姓王候却企图改朝换代。

可在百姓们眼中。

却是可以冒着砍头风险,偷建长生牌位的大善人。

武明月不明白,也想不通。

与顾长生有关的账目查清了。

对方不仅没有在其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相反所做的都是一些造福百姓的事件。

在某些地方。

武明月甚至觉得,连她或许也不会有顾长生处理得恰当。

将白面换做粗糠。

给更多的饥民带来了填饱肚子的机会。

再往粗糠中掺入沙子。

除非饿急的人,浑水摸鱼者必然难以下咽。

那些地方豪绅,哪怕只是府中的园丁,平日里的食物也比饥民好上十万倍。

哪能受得了这样的苦。

但同时这些人都是收到了自家老爷的命令,不得以为之,自然不敢将这件事情声张。

于是乎,这些浑水摸鱼的人,倒也真就成了浑水摸鱼。

武明月的一颗心彻底乱了。

因为在她回到王城后仔细对过了国库的账目,确实存在过这十二枚从未出现过的金牌。

也就是说。

顾长生笔记上的记述属实。

当年。

若不是对方那毅然决然的一刀。

自己现在,已经被嫁往金国与那些匈奴进行联姻。

武明月的瞳孔收缩,如遭雷击。

在她心目中,犹如千古君王,安天下太平的父皇,竟当真如此昏庸。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若当年的大周朝当真如此。

我周朝,又何能平定天下,让天下蛮夷俯首称臣。

万国朝拜。

武明月只觉得胸口刺痛。

她认为贤良淑德的父皇,曾经是如此昏庸无能,妄信宦官。

反而是那个,被她认为是乱臣贼子的顾长生,挺身而出。

武明月脸色淡漠,眸光幽深,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寒潭。

谁也不知道这位女帝内心在想什么。

即使,笔记上的内容是真的。

顾长生也是抱有目的潜入大周王朝。

对方在笔记开头提到的任务,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所有人,包括发生的这些事都只不过是对方为了实现目的的布置。

武明月双眼微眯。

她记得,当年王守将大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之后,却离奇在家中自缢。

而顾长生也是在这个时候崛起,接管了曾经的边疆大军,手握兵权。

并且,王守将死后,其家属便被接到了顾长生府中,之后踪迹全无。

想到这儿,武明月漆黑眸子里,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难道对方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在策划谋反。

欺君之罪,乃是祸连九族之大罪。

想必王守将正是被顾长生以此为要挟,为保全家人,不得已选择自谥。

顾长生利用了王守将心中对匈奴的仇恨,在王守将选择替他隐瞒的同时。

也在他的手上留下了致命的把柄。

正是因为这点,顾长生之后才能在军中屡立奇功,步步高升,封王成侯。

当真是好生的算计。

好大的魄力!

连武明月都不由感慨,顾长生这一步棋走的有多么大胆。

一旦王守将有任何的不配合,没有选择继续战争,而是班师回朝。

那这祸连九族的罪名,便得由他一个人承担。

不仅仅是魄力,还有对人心的极度掌握。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顾长生才能以一个异姓王侯的身份,险些夺了她大周朝的江山。

“杀你一次,远远不能解我心中之恨。”

抚摸着手中的笔记,武明月面露寒芒的喃喃自语。

她倒是要看看。

顾长生,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边疆士卒,成长到之后祸乱朝堂的大反贼。

随着泛黄的纸页在武明月的手中被缓缓翻动。

那段被尘封许久的往事,也渐渐浮现于她眼前。

尽管老将军和顾长生将一切的罪责推到了山贼劫道之上。

可连续十二道金牌通通被山贼劫走。

哪里的山贼竟然这么大胆,又哪里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朝堂之中都是心照不宣。

只不过碍于他收复边疆的功绩,连老武皇也不方便卸磨杀驴。

同时那一日死去的传旨太监,乃是朝中最有势力的大宦官秦桧的心腹。

如今神秘失踪。

自然也让这位武皇身旁的大红人盯上了当时的王飞虎。

经过后续不断的煽风点火,也让那位深信宦官之言的武皇下定了决心。

将不可功高盖主。

如今平定边疆的王飞虎,在将士们口中,百姓们眼中的名望声望,都已经威胁到了他这个帝王的地位。

于是乎,一封赐死诏书被秘密送到了王守将府中。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看着手中的诏书,王飞虎双眼含泪,连声音中也多了些颤抖。

事实上,他早已想过这一天的到来,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他错了吗?

不。

哪怕时间倒流,让他再选一次。

他也依然会这样做。

边疆之乱已经持续太久太久,期间死去的将士不计其数。

有数不清的百姓在这场战争之中流离失所。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战争的胜利。

曾经牺牲的那些战士用血肉换来的捷报终于要来临。

却要因为朝堂中一位宦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放弃。

王飞虎绝不允许。

“只是我没有想到,最后竟然会是你小子来送我上路。”

一如那日的对视。

冷漠的脸上带着平淡。

只是少年已非当年的少年,也不再只是边疆大军最普通的一名士卒。

而是他最为信任的副将。

多年征战。

让对方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那是只有从战场上,才能携带下来的杀伐之气。

可万万没想到,对方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有想到吧,我司马懿才是最后的赢家。”

看着彻底放弃抵抗,满脸哀莫大于心死的老武皇,司马懿笑的格外猖狂,此时他已经完全掌握王城中局势。

对方在无半点翻身机会。

他马上就能登上王位。

“司马懿,寡人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看着眼前的司马懿,老武皇满腔怨恨的怒吼着,只是这声音中却透露出浓浓的无力与绝望。

司马懿闻言笑得更加猖狂。

“做鬼?那就等你做了鬼再说吧,动手!”

司马懿目露寒芒,连忙命令身旁的将领动手。

老武皇也绝望的闭上了双眼,准备迎接自己的死亡。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

这一刻,竟然没有一个人动手。

事情骤然间出现反转。

“司马将军这话说的太过分了。”

“对啊,没有想到司马将军竟然是这样的人。”

“我们真是看错司马将军了。”

“还是长生将军好。”

“对,长生将军才是我辈楷模啊。”

听着耳边传来的议论声,老武皇睁开了眼睛。

发现司马懿身旁,除了他带来的两名亲兵和几十名精锐士卒之外。

其余众人,竟然没有丝毫动作,纷纷指责起司马懿刚才的言辞过份,让老武皇感觉非常奇怪。

下一刻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更是让他整个人顿时傻掉。

“陛下,我等受司马老贼蛊惑,犯下弥天大罪,还请陛下原谅。”

“我等这就拿下司马老贼的狗头,向陛下谢罪!”

“……”

只见此时司马懿身边所站立的众多将领,居然全部跪倒在地,口中大喊认罪。

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腰间刀刃,将还处于洋洋得意的司马懿瞬间砍杀。

鲜血喷溅,仅差一步就能登上皇位的司马懿就这样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眼中还带着难以置信,与诧异。

什么情况?

让我造反的是你们。

现在说我过分的也是你们。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老武皇完全惊呆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刚刚那些将领不是要杀他吗,怎么转眼间就杀了司马懿呢?

难道说,是被本王身上的王霸之气所震慑?

想到此处,老武皇顿时站直了腰板。

区区叛军,他只需虎躯一震,轻松镇压。

“哈哈哈!好,朕早该知道,你们都是忠义之士,怎么可能背叛朕!”

“快起来,众将士迷途知返,斩杀贼首,通通免责!通通免责!”

“谢主隆恩!”

一干将士恭谨说着,先前那名攻城最为积极的副将更是一本正经。

“长生将军一直教导我们,要忠君报国,而我们却遭遇司马老贼蛊惑,负于大周,负于陛下,实在惭愧不已。”

对方这一番话到是提醒了老武皇。

对。

顾长生。

是寡人轻信谗言,让这位忠君报国的将才受屈,和司马懿相比,曾经的大将军顾长生简直是好上了不止几百倍。

念及至此,老武皇当即便是下令:“从今日起,安乐侯顾长生改封号为奉天,意欲奉天征伐,扫平四海!!!”

老武皇激情澎湃的吼道。

“遵旨!”

“谨遵陛下诏命!”

诸位将领纷纷行礼,直呼圣上英明。

一连串的赞誉之词,再加上方才险境环生的反转,不由让这位英明武皇飘飘然。

虽然他不懂朝政,更不懂得带兵打仗,但是他知道一个道理。

只要大家都赞美朕,那肯定都是爱戴朕。

朕果然是一代明君。

想到此处,他的脸色变得越发红润起来,整个人如同年轻了数十岁。

原来父王竟然是这样的人……

看到这一段的武明月脸色复杂。

在她的印象中,她的父王带领大周于乱世之中崛起,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乃是不折不扣的千古名君。

可在顾长生的笔记之中。

客观来说。

若非武明月身为晚辈,也要大骂一声昏庸无能。

而这场政变更是显而易见。

看似发动政变的主使是司马懿,实则,司马懿只不过是被推动着出来顶锅的傀儡。

真正的幕后实施者,是隐藏在暗处的顾长生。

武明月也万万没有想到,当时顾长生在军中的威望居然如此之高。

在兵权被夺的情况下,无形间也能裹挟边疆大军发动政变。

并且……

那时的大周,根本无人能够阻止。

顾长生若是想谋朝篡位,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是最佳的选择。

可对方却是没有。

一时间,武明月神情有些复杂。

她实在想不明白,除了图谋大周的江山以外。

顾长生身上究竟还能背负什么任务?

和自己有关。

武明月紧紧握着手中的笔记,眉梢高高皱起,心中更是升起不妙。

因为她发现了极为矛盾的一点。

如果顾长生的目标是为了篡位,这时的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就可以趁着混乱,登上皇位。

可对方并没有。

偏偏选择了,在局势稳定以后,各国纷争平定,大周一统天下,国力无比强盛的这个时期动手。

不不不。

或许是我想多了。

也许真的是这些兵将迷途知返,在最后时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悬崖勒马。

而且就算按照顾长生笔记中所说,这个时期,因为这场政变,边疆无人镇守,导致北方匈奴大军直入中原。

天下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

对方为了铲除政敌,却让千千万百姓造难,更是罪孽深重。

武明月嘴角露出勉强的笑容,在心中如此说道。

接下来,就是绝仙道显圣世人的那惊天一战了吧。

武明月喃喃自语。

这一年,大周发动了以司马懿为首前所未有的叛乱,边疆大军擅离职守冲入王城。

而那位北方的草原霸主成吉思汗也在这个时候瞧见了机会。

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

五十万匈奴铁骑,直入中原,所过之处尸山血海,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大周民心尽失,举国惶恐。

若非那位绝仙道的李莫云仙子出手。

大周危矣。

也正是从这时起,世人方才知道凡俗之上,还有着这样一群逍遥天地间的仙人。

但按照顾长生笔记上的记述。

这时的李莫云,才不过十岁出头。

又如何能够斩出那吓退五十万铁骑的惊世一剑。

武明月的眼中充满了不解。




一时间,之前的所有猜测完全被推翻。

真相逐步向着武明月从来也不敢去想的那方面延伸。

她率先是在禁卫军的带领下来到了事发的地点查看。

倒塌的佛像,裂开的泥土。

以及那深埋于地底早已生根发芽,倔强升出地面的芽荫。

豆种的确是被提前布置下。

佛像的下方也有被豆种侵蚀的痕迹。

只是那两个道童没有想到,王城的地面下方土质柔软。

还未等到“神迹”发生,松软的泥土便承受不住佛像的压力,开裂开来,露出了深埋于地底的真相。

“所以这就是当年的真相。”

武明月脸色阴霾的喃喃自语。

地点,又来到了戒备森严的狱牢。

“女帝陛下饶命,我等不是故意欺瞒陛下。”

“还请女帝陛下看在尊师曾为大周流过血,曾为大周流过汗的面子上,饶我等小人一命。”

此时寇仲,徐子陵身上早已是狼狈不堪。

还未等武明月开口,便主动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通通说了出来。

青阳道人其实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只会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

凭借的只是一手出神入化的骗术行走江湖。

那所谓学自蓬莱仙岛的妙术,也不过都是一些障眼法。

譬如硫磺加上木炭,和些许的硝石。

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剧烈燃烧。

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便是凭空创造出火焰的仙术。

还有便是之前,那从地里种出佛像的障眼法。

“那所谓百步杀人于无形的绝世杀术呢?”

武明月冷声询问。

“女帝陛下有所不知......”

寇仲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咬牙道:“实际上,这是师傅身上一个平时保管极为神秘,名叫火统的器物。”

“不过师傅平时对这东西看的极为重视,从来不让我们多看一眼,只在偶尔遇上山匪劫道时,会拿出来使用。”

“师傅说这“火统”是他曾经一个故人交给他保管的重要物品,一旦遗失,唯恐会给这个天下带来灭顶之灾。”

听到这儿,武明月的脑海顿时轰鸣起来。

这一切,不正如同顾长生笔记之中所记述的一般。

难道……事情的真相,真是那样!!!

寇仲,徐子陵二人不知武明月此时的心理活动。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此刻是一五一十,不敢有任何隐瞒。

更是将那日发生在酒楼中的真相,不加任何添油加醋的重新说了一遍。

这一下武明月是彻底坐不住了。

青阳国师不是被顾长生强行掳走,而是自愿跟随对方离开。

楼兰的位置也确实是对方透露给自己。

不过,既然对方手中存在“火统”这样可以于万军从中取人性命的神器。

为何在当时那般混乱的情况下,却没有选择对她出手。

不知为何。

武明月莫名其妙的有些慌张起来。

隐藏于顾长生背后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颠覆大周王朝的统治谋朝篡位?

是仙人埋伏进大周之中的卧底?

可这一切,随着青阳国师的神秘面纱被揭破,通通颠倒了过来。

以当时的大周,顾长生若想谋逆,实在是太轻而易举。

但对方并没有。

所以他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和自己有关。

和我有关。

武明月突然感觉自己整颗心都乱了,一阵头疼欲裂。

或许,这一切的真相,也只能从顾长生意外遗落的那本笔记中求证。

匆忙回到金銮殿,找到那本还未被看完的笔记。

武明月用颤抖的手指,缓缓打开,那入眼熟悉苍劲有力的字迹步入眼前。

奉天候?这个封号,倒也符合我的身份。

听从上天的旨意,来到明月身旁,见证她一点一点成长。

如今的我已经铲除了大周朝堂中的一切隐患,接下来终于可以放手,与那六位边疆外的绝代人物,一较高下。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一战,我期待已久。

“将军你回来了!”

“将军!!!”

军营里,众将士欢呼雀跃,比打了一百次胜仗还要高兴。

秦桧之害,早已从曾经王飞虎将军在世时便臭名昭著。

所有人都知道,曾经的大周边疆梁柱王飞虎将军正是因为得罪了秦桧才被陷害至死。

是眼前这位将军忍辱负重,带领意志垂迷的他们找回自我。

也是眼前这位将军,敢于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铲除那遗臭千年的大宦官秦桧,为大周开太平。

顾长生所做这一切,都看在众人眼里。

“将士们,内政已清,可边疆外仍然有旧敌虎视眈眈。”

“当年的西北边陲,王老将军能以少胜多,大破金国十万大军。”

“今日,众将士们可敢陪我顾长生再一次踏上征途。”

“敢!!”

“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

“杀!杀!杀!!”

一时间,震耳欲聋的吼声响彻四野。

顾长生骑在马背上,望着眼前这片热血沸腾的场景,心中一股热气直往喉咙口涌。

之前朝堂之中,一直有秦桧这颗耗子屎拖后腿,让他束手束脚,难免有些顾忌。

可现在,秦桧一死,秦桧的门徒也全部遭殃,一夜之间,大周朝堂之内再无异心。

顾长生也就真正能够放手施为。

“开战!!!”

“杀!杀!杀!”

一声令下,旌旗猎猎。

大军集结,浩浩荡荡,向着西北而去。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战的结果是顾长生溃败。

数十万边垂大军,被那位草原霸主打的溃不成军,五十万匈奴直入中原。

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最终连天上的仙人也瞧不过去。

那年边疆。

绝仙道李莫云出世,一剑斩退五十万金国铁骑。

但此时的李莫云不过十岁出头,获得剑决不过数月。

真的能够做到这点吗?

或许连武明月也没有发现,此时她对于顾长生的故事,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会不自觉为顾长生的处境而担忧。

朕只不过是担心那些受牵连的百姓罢了。

武明月如是告诉自己。

毕竟当年顾长生带领叛军直入王城,肆行杀戮,她亲眼所见自己的两位皇弟惨死于顾长生手中。

父王的死,也颇有蹊跷。

这一点,对方是始终洗不白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