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思恩推文 > 现代都市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完结版小说崇祯云逍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完结版小说崇祯云逍

薛定谔的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把晋商给牵扯出来,那可就相当要命了。见鳌拜依然还想铤而走险,范永斗自信地一笑。“大人放心,用不了多久,范家就能解决了这道士,等问清底细后,将他的脑袋送给大汗当礼物。”鳌拜眉毛一挑,“有什么办法?”“这么多年来,咱们晋商在朝堂上培植了不少人,其中有内阁辅臣,也有皇帝身边的近侍。”“他们只需在皇帝面前,不时地‘美言’几句,以皇帝的性子,那道士很快就会失宠。”“到时候,要解决一个小小的道士,那还不轻而易举?”范永斗阴沉沉地笑了笑。这样的套路,晋商实在是太熟练了。鳌拜指着范永斗大笑,“你们明国人,真是奸诈无耻,也活该明国要亡国!”范永斗连忙赔笑,“大人说的极是。”“那道士的事情先放下,说要紧事。”“这次大汗派我来,是要晋商务必做好一件事。”...

主角:崇祯云逍   更新:2024-12-23 09: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完结版小说崇祯云逍》,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把晋商给牵扯出来,那可就相当要命了。见鳌拜依然还想铤而走险,范永斗自信地一笑。“大人放心,用不了多久,范家就能解决了这道士,等问清底细后,将他的脑袋送给大汗当礼物。”鳌拜眉毛一挑,“有什么办法?”“这么多年来,咱们晋商在朝堂上培植了不少人,其中有内阁辅臣,也有皇帝身边的近侍。”“他们只需在皇帝面前,不时地‘美言’几句,以皇帝的性子,那道士很快就会失宠。”“到时候,要解决一个小小的道士,那还不轻而易举?”范永斗阴沉沉地笑了笑。这样的套路,晋商实在是太熟练了。鳌拜指着范永斗大笑,“你们明国人,真是奸诈无耻,也活该明国要亡国!”范永斗连忙赔笑,“大人说的极是。”“那道士的事情先放下,说要紧事。”“这次大汗派我来,是要晋商务必做好一件事。”...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完结版小说崇祯云逍》精彩片段


把晋商给牵扯出来,那可就相当要命了。

见鳌拜依然还想铤而走险,范永斗自信地一笑。

“大人放心,用不了多久,范家就能解决了这道士,等问清底细后,将他的脑袋送给大汗当礼物。”

鳌拜眉毛一挑,“有什么办法?”

“这么多年来,咱们晋商在朝堂上培植了不少人,其中有内阁辅臣,也有皇帝身边的近侍。”

“他们只需在皇帝面前,不时地‘美言’几句,以皇帝的性子,那道士很快就会失宠。”

“到时候,要解决一个小小的道士,那还不轻而易举?”

范永斗阴沉沉地笑了笑。

这样的套路,晋商实在是太熟练了。

鳌拜指着范永斗大笑,“你们明国人,真是奸诈无耻,也活该明国要亡国!”

范永斗连忙赔笑,“大人说的极是。”

“那道士的事情先放下,说要紧事。”

“这次大汗派我来,是要晋商务必做好一件事。”

鳌拜将话引到正题上。

范永斗神色一凛,忙道:“大人请讲!”

鳌拜沉声说道:“立即收集粮食,越多越好,设法运出关外去。”

范永斗问道:“大金这是打算撤兵关外?”

鳌拜冷哼一声,“这是你能问的事情?”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吗……范永斗连忙道:“请大人放心,晋商自会全力以赴,采购粮食运往关外。”

这时,一名范家心腹下人出现在门口:“老爷,有紧急事情禀报。”

“大人少坐片刻,小的去去就来。”

范永斗知道不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不会在这种时候来禀报的。

于是跟鳌拜告了声罪,然后走了出去。

“出了什么事情?”

那心腹低声答道:“皇帝以近侍与外臣勾结为由,罢免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以及内阁首辅韩爌。”

范永斗眼前一黑。

晋商在王德化身上,花了大把的银子。

韩爌更是晋商多年来,用银子和人脉推出来的。

竟然毫无征兆地全都倒下了。

这就等于是断了晋商的双臂。

刚才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利用近侍、阁臣,对皇帝施加影响,解决掉那个道士。

现在就双双倒下了?

更为严重的是,种种迹象表明,皇帝要对晋商下手了。

晋商的权势再大,还能大得过皇帝?

一旦皇帝抓住把柄,铁了心要除掉晋商,谁能挡得住?

一时间,范永斗感到风雨欲来。

同时也震撼、惊疑不已。

难道这次又是因为那个道士?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道士未免太可怕了。

想来也是可笑。

本来认为云逍不过是个小小的道士。

不过是机缘巧合,入了皇帝的法眼。

以晋商的能量,跟捻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地除掉他。

谁能想到,这小道士竟然成了晋商最大的威胁。

那心腹问道:“老爷,公子那里该怎么办?”

范永斗沉默良久。

本来还指望王德化出面,救出范常麟。

现在王德化倒了,还有谁能从东厂诏狱捞人?

许久。

范永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露出痛苦之色。

那心腹神色大变:“老爷,再想想办法……”

范永斗摆摆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送常麟……上路吧。”

如今这局面,还能咋办?

儿子没法救了,也不能救。

并且还要让他永远闭嘴。

只要从他嘴里吐露出一丝风声。

不仅是范家,晋商全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为今之计,也只有凉拌了。

至于罪魁祸首云逍……暂时更不能去碰他。

心腹领命匆匆而去。

“云逍子!”

“老夫发誓,有朝一日定要以你首级,告慰我儿在天之灵!”


虽然不是建奴的要紧人物,却是奴酋皇太极的心腹。

并且此番秘密前来京师,肩负着重要使命。

建奴就是晋商的金主大爷。

只要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连祖宗都可以不要。

范永斗又怎么会在乎什么脸面尊严?

“遵化的事情,让大金蒙受巨大的损失,大汗震怒。”

“大汗专程派我前来问问,你们晋商莫非是暗中与明国算计咱大金?”

鳌拜面露杀机,目光凶戾,如同鹰隼盯着猎物,像是随时都会将其扑杀。

遵化城下,建奴遭受自起兵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

甚至连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都横死当场。

皇太极这次奇袭大明京畿的图谋,也因此彻底落空。

更为严重的是,其他贝勒借机发难,皇太极的地位越发不稳。

他又怎能不震怒?

“这是绝对没有的事情!”

“晋商还要靠大金赚钱讨活路,又怎会做出这等事情?”

范永斗连连弯腰告罪。

“谅晋商也不敢这么做。”

鳌拜轻蔑地一笑,“你给我说说,遵化城内的内应,是怎么败露的?”

对于晋商的德性,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为了银子,让他们掏自己的祖坟都会去干。

大明给不了他们任何好处,绝不可能和大明一起坑害建奴。

范永斗犹豫了一下,“疑似因为皇帝听了一个道士的话,这才立即起用孙承宗、满桂,提前抓了遵化城中的内应,并设下引诱大金兵马入城,以及与三屯营前后夹击大金的奸计。”

鳌拜眉毛一挑:“那道士又是如何知道内应的事情?”

“小的听说,那道士能够未卜先知。”

“他不仅推算出遵化城中的内应,连大金兵马调动,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只是从皇宫得到的消息,是真是假,小的也不敢确定。”

范永斗把自己知道的如实道出。

鳌拜神色不善地看着范永斗。

你觉得我是白痴,用白痴都不会相信的瞎话来忽悠我?

范永斗无奈苦笑。

之前他对云逍的事情,并不怎么清楚。

直到早上范常麟被抓,这才急忙找王德化打探消息。

从王德化口中,获悉遵化大捷的内幕,以及云逍的一些传闻。

这些消息,连范永斗自己都将信将疑。

更别说是鳌拜了。

“这道士难道是神仙?”

“晋商就打算用这样的瞎话,来糊弄大汗?”

鳌拜指着范永斗,目光冰冷。

“小的本打算设法将那道士抓起来,盘问详情。”

“谁知道皇帝对那道士极为器重,小的算计不成,反倒把犬子给搭了进去。”

范永斗连连苦笑。

这么荒谬的事情,他也不信啊!

鳌拜皱眉想了一会儿。

想不通。

明国这他娘的是出妖了?

“从皇帝对这道士的重视程度来看,遵化之战与他脱不了干系。”

“并且这道士向皇帝献上煤炉和三种高产作物,因此越发受到皇帝器重。”

“此人极为敌视晋商,似乎知道晋商与大金交易的内幕,因此不得不除。”

范永斗的神色变得凝重。

“既然晋商收拾不了,那就由咱亲自动手。”

“咱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人物,竟然能坏大汗的大事!”

鳌拜满脸杀气,冷冷地说道。

“大人万万不可!”

“皇帝对那道士极为器重,定会派人贴身保护。”

“大人身单力薄,若是万一有个闪失,那该如何是好?”

范永斗赶忙劝阻。

这里是大明,可不是建奴的地盘。

要是鳌拜的身份暴露,他的死活倒是次要。


曹化淳拱手说道:“奉命捉拿王德化,惊扰到云真人,切莫怪罪。”

看着如同死狗一般的王德化,云逍懵了。

刚才还说王德化要倒霉。

这话才落音,转眼就被拿下了。

我该不会是乌鸦嘴……不,言出法随吧?

难道是云昊已经给皇宫里传话了,皇帝下定决心了?

可也没这么快的速度啊!

王德化看向云逍,满心惊恐、震骇。

难道这道士,真的能未卜先知?

“咱家还要向万岁爷复命,不打扰云真人了。”

曹化淳向云逍告了一声罪,就要押着曹化淳离开。

云逍忽然说道:“且慢!”

曹化淳停了下来,“云真人还有事?”

云逍来到王德化身边,伸手从他怀里掏出一沓银票。

“此人刚才借着传旨之机大肆勒索,从贫道这里要走了一百两银子。”

“现在完璧归赵,曹公公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云逍轻描淡写地说道,就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手中拿着的也不是银票,而是一沓废纸。

范家的银子带血,主动送来的当然不能要。

但是抢来的,却是很香啊!

我眼瞎,那是一百两银子……曹化淳的嘴角狠狠地抽了一下。

“你……”

王德化眼前一黑,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来。

这也算是方外修道之人?

这一辈子,见多了皇宫和官场上的龌龊。

也见识过无数鲜廉寡耻之徒。

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狗东西,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勒索云真人!”

曹化淳呵斥了王德化几句。

然后笑眯眯地向云逍说道:“云真人的东西,自然该完璧归赵,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咱家怎敢有什么异议。”

云逍笑道:“那就多谢曹公公了,改天请你喝茶。”

“那改天再来打扰真人,告辞!”

曹化淳客气了几句,押着王德化一行离开道观。

云逍将手里的银票数了数,微微一笑。

整整三万两啊!

云仙长虽然不是什么贪财之人。

可谁嫌银子咬手呢?

并且黑范家的银子,这感觉……真的是很爽!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可以把道观修缮一番。

顺便招几个道姑……呸,道士。

然后再投资搞点小生意,拿钱生钱。

笑了一会儿。

云逍渐渐收敛笑容。

越来越看不懂那位崇祯皇帝了啊!

难道历史记载有误?

“崇祯皇帝这么快拿下王德化,看来是真的下定决心要铲除范家。”

“要是崇祯真的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大明还可以抢救一下,我也就没必要出海了。”

……

皇城,文渊阁。

这里是内阁辅臣办公之所。

此时阁臣们正在激烈地议论着。

“东厂擅自到顺天府署抓人,简直跋扈之极!”

“魏阉余党尚未除尽,现在厂卫又开始肆意猖獗,真是岂有此理!”

“三法司的事情,绝不容厂卫横加干涉!”

“陛下受奸人蒙蔽,长此以往,社稷危矣!”

“还有温体仁那阿谀之徒,竟然干涉顺天府审案,绝不能姑息!”

“事情又是因云逍子而起,此人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妖道!”

年轻一些的辅臣声音越来越大。

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无畏强权的样子。

“吵什么?”

“看看你们,哪有分毫阁臣气度?”

首辅韩爌敲了几下桌子。

文渊阁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顺天府丞张观即使有什么过错,也应对由三法司审理,陛下却出动东厂抓人,只怕阉党之祸,又要重现了,唉……”

次辅李标忧心忡忡地说道。

阁臣钱龙锡冷哼一声,“张观又能有什么过错?栽赃陷害,不正是阉党最擅长的事情吗?”


崇祯这话,可就说的有点诛心了。

太监不管有多大的权势,永远都是皇帝的家奴。

刘瑾、魏忠贤当年,可谓是权势熏天,一个立皇帝,一个九千岁。

皇帝一道圣旨,就可以拿走他们的权势,甚至是脑袋。

王德化是崇祯在信王府时的老人了,忠心理应没有问题。

他喜欢结交东林党文官,这也没什么毛病。

可是在这种危急关头,他竟然敢站在文官的立场说话。

这可就有大问题了。

要是连个家奴都镇不住,那还得了?

岂不是真的如同“叔父”说的那样,皇帝的耳根子软?

“奴婢对万岁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王德化被吓的,慌忙下跪磕头,颤声说道。

“传旨去吧,要是误了朕的大事,绝不轻饶!”

崇祯冷哼一声,朝王德化摆摆手。

“奴婢遵旨!”

王德化慌忙起身。

走出宫殿,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也真是奇怪了!

万岁爷早上微服出宫了一趟。

回来就有了主意,并且态度如此坚决。

是谁给了万岁爷,如此之大的信心?

看来,得找那天随万岁爷一起出宫的人问问,询问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时,方正化匆匆应诏而来。

王德化瞥了方正化一眼。

这个小崽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万岁爷的法眼。

年纪轻轻,竟然被委以重任,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

……!

“奴婢方正化,叩见陛下!”

方正化走入宫殿,向崇祯大礼参拜。

“不必多礼,平身吧!”

崇祯和颜悦色地摆摆手。

“朕已经颁旨,以孙承宗为钦差,委你为监军,前往遵化坐镇。”

方正化吓了一跳,连忙跪下。

“奴婢也就是有一把力气,担不起这样的大任,怕是会坏了万岁爷的大事,还请万岁爷选派得力的人手。”

他倒不是推辞。

此时的方正化,才是刚从内书堂出来的小太监而已。

哪里敢担的起,监军的大任?

“你曾亲耳听到云仙长的谋划,由你出任监军,再也合适不过。”

“不过你要切记,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云仙长说的去做,要是有什么错漏,导致遵化失守,你罪莫大焉!”

光是孙承宗一个人,崇祯自然不放心。

万一他自作主张,不按“叔父”的计谋去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崇祯特意派方正化,去监督。

只要按照叔父说的去执行,哪有不胜的道理?

方正化虽说只是一个小太监。

能见到“叔父”,并且受耳提面命,说明他有这个机缘。

不派他监军,派谁?

“奴婢必定牢记云仙长的吩咐,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方正化十分惶恐,同时对云逍,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跟着万岁爷,一起见到云仙长。

他恐怕是熬上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熬出头。

等大胜之后,他一定要好好重谢云仙长才行。

……!

正如王德化所料的那样。

崇祯的中旨,发出去之后,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问题不仅仅只是因为重新起用孙承宗,重用满桂和赵率教。

也不仅在于罢免三屯营二朱。

而是崇祯这次,越线了!

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这套程序,就是为了限制皇帝的权力。

如今,皇帝直接下发中旨,以后,还有大臣们什么事?

还怎么为自己,争夺利益?

长此以往,朝政到底,由谁说了算?

于是乎。

当天,就有六科给事中集体上书,请求崇祯收回中旨。

崇祯早有预料,直接选择留中不发。

这下子,可就捅到马蜂窝了,直接引起了众怒。

不仅是六科,督察院、六部的官员们,也都纷纷上书劝谏。

送来的奏章,足足装了三大箩筐。

崇祯依然不予理会,看都不看,直接留中。

于是,大臣们就不客气了。

再次上的奏章中,言辞开始变得犀利、尖锐起来。

每一份奏章,都说的冠冕堂皇,言辞凿凿。

甚至声称,皇帝这样肆意妄为,从此,大明就要国将不国了。

见此,崇祯终于怒了!

他本来,就是个执拗的性子。

于是,大臣们的奏折,一律不回应,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置。

甚至连自登基一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朝会都取消了。

而就在崇祯和大臣们,僵持的时候,消息不断从遵化、三屯营传来。

十一月初一。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四千精锐,奔袭三百里,抵达三屯营。

两个时辰前,接管三屯营的满桂,将赵率教,迎入城中。

当天晚上,孙承宗、方正化,也赶到遵化城,接管防务。

十一月初二。

方正化不顾巡抚王元雅的强烈反对。

亲自带领兵卒,查抄遵化城内乔、常、曹三大晋商开设的商号。

三家商号上至掌柜,下至伙计、亲属,一共五百余人,无一人漏网。

经过严刑拷问,很快就揪出了暗中勾结建奴的奸细。

并且,盘问出了,策应建奴的详细计划。

崇祯收到这些消息后,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气。

“叔父”的推算,果然分毫不差!

此战,必胜!

时间来到十一月初五。

大批官员来到皇宫外请见。

声称若是崇祯不见他们,就一直静坐下去。

“遵化那边,应该快要有结果了!”

“希望孙承宗、满桂,没有让朕失望!”

崇祯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烦躁,压制下去。

这些天,他看似稳如泰山。

实际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关系到大明的国运,他不得不担心。

同时,他也对朝中的大臣们,感到彻底的失望。

这时,王承恩进来禀报:“万岁爷,宫外的大臣,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人准备死谏……”

“他们这是打算,逼宫吗?”

崇祯冷哼一声,“摆驾平台,让他们都过去!”

平台位于建极殿,是皇帝咨询大臣政务的场所。

平台召对是大明的一项惯例。

崇祯来到平台时,有资格列席的官员,全都到齐了。

朝会一开始,大臣们就开始发难。

“陛下不经内阁下发中旨,有违祖制,恳请陛下,收回中旨!”

“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副总兵朱来同,何错之有?为何陛下,直接以中旨罢黜?”

“陛下这是乱命,臣等不敢从命,请立即收回!”


历史上的崇祯,可不是这样的人啊!

如果真的如同侄儿所说的那样,大明还真的可以抢救一下。

崇祯看到云逍的神色,暗自松了一口气。

看来封赏的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叔父目光如炬,想要糊弄他,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还不够。

叔父一门心思想要离开大明,到海外去。

这哪儿能行?

如今的大明,万万离不开叔父。

得想尽千方百计,把他留下来。

还要想方设法,彻底打消叔父心中的疑虑。

让他无所保留地帮助大明。

崇祯端起酒杯,陪云逍喝了一杯。

然后不露声色地问道:“叔父之前说,要跟圣上做一笔大生意,那是什么生意?”

数千万银子!

还能为大明铲除毒瘤,伤及建奴元气根本。

身为大明天子,这样的大生意,又怎能不心动?

云逍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

然后慢悠悠地说道:“抄了晋商八大家!”

“抄了晋商八大家?”

崇祯神色微变。

随即心里大失所望。

这生意也能搞?

皇帝又不是土匪,说抄家就抄家。

晋商在遵化给建奴当内应。

这次又试图谋害叔父。

的确是该死之极。

可也不能把整个晋商集团全都给抄了啊!

那还不天下大乱?

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

范家这次阴谋陷害云仙长。

抓了范常麟还不算,还要抄了整个晋商八大家!

不愧是云仙长,太狠了!

云逍瞥了二人一眼,不满地说道:“你们以为我是为了报复范家?”

你就是……崇祯讪讪一笑,“叔父心胸宽广,自然不会这般睚眦必报。”

见他敷衍的样子,云逍怒了,“叔是这种狭隘的人?叔这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叔真能扯,报复就报复吧,还能扯到江山社稷?

崇祯摇摇头,“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如此肆意妄为,会动摇国本的。”

“抄了晋商,会动摇国本?”

云逍一声嗤笑,“要是继续留着晋商,那才是要大明才会亡国,大汉一族才会灭种!”

危言耸听……崇祯眉头一皱,“叔父言过其实吧?”

敢跟叔犟嘴?

不服来辩!

云逍冷哼一声,娓娓道来。

“辽东属于苦寒之地,并不盛产粮食、盐铁。”

“建奴除了打仗和打猎在行,对种地、炼铁一窍不通。”

“大明连年天灾,辽东同样如此,甚至更胜于大明。”

“为什么建奴却能日渐强盛,区区数百万人口,却能一再大败我大明?”

“建奴大军所需要的粮食、盐铁、火药,又是从何而来?”

崇祯目光一闪:“难道是因为……晋商?”

云逍冷笑:“如果不是那些贪婪的晋商,源源不断地向建奴供血,建奴怎么可能会有今日?”

崇祯怎么也难以置信,“这不可能!”

“不有什么可能?”

“建奴进犯大明,每次掠夺的财物、古董和金银,这些东西不能吃,也不能造军械,去了哪里?”

“全都卖给晋商,从晋商那里换成粮食、军资。建奴大军所需的全部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都来自晋商!”

云逍冷声说道,满脸寒意。

崇祯张大嘴巴,完全惊呆了。

“辽东如今的人口,比野猪皮时期增加了数倍,而粮价却降到一两四石,只有粮价巅峰时的几百分之一。”

“而大明的粮价,却是连年暴涨,如今京城的粮价,已经达到一石粮食一两银子!”

“晋商又用沾满大明百姓鲜血的财物,高价售出,从中谋取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暴利!”

云逍越说越怒。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