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彭远征曹颖的女频言情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全文彭远征曹颖》,由网络作家“格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宋部长办公室出来,彭远征如释重负。薛书记不满的不是刘强的稿子——稿子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而是刘强本人。也就说,就算是刘强写出质量很高的稿子,薛书记一样会不满意。换言之,薛书记点名让彭远征写,不过是一个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幌子,无论彭远征写出怎样的稿子、只要大差不差,薛书记都会采用。他的目的是打击刘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种微妙的细节,也只有宋部长这种站在高层权力层面的领导,才能洞若观火。如果没有他的暗示和提醒,彭远征还要在稿子本身上浪费时间。原本两难的境地,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被化解,彭远征心头一阵放松,当面对宋部长的点醒表示了感激,说了几句恭谨而得体的客套话。宋炳南朗声一笑,起身走过去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勉励了他几句,然后就送客了。...
《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全文彭远征曹颖》精彩片段
从宋部长办公室出来,彭远征如释重负。
薛书记不满的不是刘强的稿子——稿子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而是刘强本人。
也就说,就算是刘强写出质量很高的稿子,薛书记一样会不满意。换言之,薛书记点名让彭远征写,不过是一个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幌子,无论彭远征写出怎样的稿子、只要大差不差,薛书记都会采用。
他的目的是打击刘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种微妙的细节,也只有宋部长这种站在高层权力层面的领导,才能洞若观火。如果没有他的暗示和提醒,彭远征还要在稿子本身上浪费时间。
原本两难的境地,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被化解,彭远征心头一阵放松,当面对宋部长的点醒表示了感激,说了几句恭谨而得体的客套话。
宋炳南朗声一笑,起身走过去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勉励了他几句,然后就送客了。
回到办公室,彭远征便仿照刘强的思路写了一篇讲话稿,除了变了变行文的风格之外,几乎与刘强的稿子如出一辙。小标题换了,但每个段落的内容基本一致。
不过,尽管这样,写完稿子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第二天是周日,彭远征没有出门,留在家里帮母亲收拾卫生,一天无话。
周一上班,彭远征去得极早。等王娜和马自赶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把办公室的卫生收拾干净,擦了桌子拖了地,然后把暖瓶里全部打满了热水。
孙萍那娘们迈着骄傲的步伐走进办公室,扫了彭远征一眼,冷冷道,“小彭,朱部长安排的稿子你写完了没有?下午就要开现场会了,薛书记还等着要!”
“再说了,还得先给朱部长审一审。”
“哦,我知道了,稿子我周六加班弄完了。”彭远征起身淡然一笑,见龚翰林也走进办公室,就从自己抽屉里掏出稿子递了过去,“龚科,我弄完了,您来把把关吧。”
孙萍冷笑一声。
龚翰林点点头接了过去,走回自己办公桌后坐下,立即埋首看稿子。时间比较紧了,必须要在中午之前把稿子报到薛书记那里去,而在此之前,分管领导朱成容当然要先审一遍。
龚翰林一边看一边皱眉头,很是失望。
在文字和逻辑上,彭远征的稿子没有任何问题。但跟刘强的稿子基本是一个模板,没有提出更新的观点和调调来——这样的稿子拿到薛书记那里去,不是找挨批吗?
龚翰林心道:不管稿子薛书记那边会不会满意,但你最起码换个思路写吧,这模仿刘强的稿子比葫芦画瓢,岂不是摆明了要糊弄领导?
年轻人终归是年轻人啊,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有一个,比较浮躁。看这稿子,分明是没有动太多的脑子,偷懒了。
白瞎了自己一片苦心,为他找了那么多的参考材料。
龚翰林皱眉叹了口气,“小彭,我不是跟你说了,你要好好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再下笔,写出新意和与众不同的亮点来,可你看看你写的稿子,跟刘强的稿子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稿子,不要说薛书记那边不好说,就连朱部长那里也很难通过!”
彭远征笑笑,“龚科,我考虑了很久了,关于第三产业方面,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样了。可能我还是不熟悉情况,再加上水平确实不够,所以……还请领导谅解一二。”
孙萍在一旁不阴不阳地道,“这来了没两天,就成了咱们部里的一支笔,名声在外,怎么,这么一个小小的讲话稿,就难住咱们的彭大才子了?”
“我水平有限,只能写出这样的稿子,如果孙科长不满意,可以亲自动笔!”彭远征对龚翰林客气尊重,但对于这个一向对自己极尽打压欺诈之能事的泼妇孙萍,他可没有什么好心情。
况且,她本来就准备趁机借这事儿向他发难,彭远征早就心知肚明,焉能忍受下去。
孙萍这种女人本来就善于得寸进尺,你退一步她就会嚣张地进一步,对这种女人,只能迎头痛击。
“写不了稿子到新闻科来干吗?去后勤嘛!年轻力壮的,打打杂还是可以的。”孙萍啪地拍了一下桌子。
彭远征抬头望着气势汹汹的孙萍,嘴角突然浮起一抹深深的嘲讽来,“孙科长在新闻科这么多年了,也没写几个像样的稿子嘛。孙科长也可以去后勤嘛,我听说机关食堂还缺个厨娘,孙科长不妨去试试。”
听了彭远征针锋相对的话,王娜和马自再也忍不住掩嘴轻笑起来。
孙萍恼羞成怒,呼啦一下就把她桌上的水杯摔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她怒视着彭远征,扬手正待扯开嗓子就骂,龚翰林愤怒地一拍桌子,怒斥道,“都给我闭嘴!你看看你们成什么样子,老同志不像老同志,新同志也没有新同志的样子!”
正在这时,朱成容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龚翰林压下火气,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朱部长!”
朱成容沉声道,“安排小彭的稿子写完没有?下午两点开会,薛书记还在等着稿子!”
龚翰林尴尬的搓了搓手,“不好意思,朱部长,稿子小彭倒是写完了,但我看还得再修改修改,还请领导稍待片刻。”
“没时间了,拿来给我。”朱成容伸过手去。
龚翰林犹豫了一下,无奈地将彭远征的稿子递给了朱成容。
果然不出龚翰林所料,朱成容站在那里匆匆看完,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他顺手将彭远征的稿子往桌上一扔,冷冷道,“小彭,这稿子明显没下功夫嘛!比着办公厅刘强的稿子画瓢,你偷懒也偷得忒不是时候!想要糊弄薛书记还是糊弄我?嗯?!”
“如果你是普通的新同志,那倒也罢了。可问题是你有十分的水平,只发挥出了三分水平,这不是明摆着偷工减料偷奸耍滑吗?”
朱成容发火了。
作为部领导,当众训斥一个年轻同志,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彭远征默然,低头不语。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跟部领导顶嘴,哪怕是朱成容很不给他留面子,或者本就是有意刁难。
龚翰林暗叹了口气。经过了这么一遭,彭远征这个异军突起的宣传部的新秀,恐怕要就此消沉下去了。
马自也暗暗惋惜,同时又为朱成容的发怒而感到惊讶:不就是一篇稿子,至于吗?
听说彭远征要回家吃饭,马自便不再管他,随口问了一句他家住什么地方。
在回家的路上,彭远征梳理了一下上班第一天的各种头绪,对所处新闻科小环境内的几个人进行了基本的判断:
科长龚翰林,人到中年,性格沉稳含蓄,属于那种机关里最多见的谨小慎微的案头小吏。这种人比较自私,但却没有什么主动害人的贼心眼儿。
副科长孙萍,三十多岁的老娘们儿,没啥工作能力也没什么素质涵养,典型的小市民意识,骄狂无知又很浅薄,这种人不能得罪,一旦惹上了便跟你纠缠不休。
科员马自,不到30岁,属于大龄青年了,目前考虑最多的是成家立业的问题,性格比较活泼外向,心机不深。
科员王娜,虚荣心比较强,心思不在工作上,热衷于社交,对利益看得很重,机关上的花瓶多数都如此。
经过这么一梳理,彭远征很快就确定了自己在宣传部新闻科的做人做事策略:尊重龚翰林,拉拢和结交马自,与王娜不远不近,对孙萍敬而远之。
回到家里,母亲孟霖已经做了三个好菜等着他,一个是彭远征喜欢吃的红烧茄子,一个是红焖豆角,一个是清炖排骨。对于彭家来说,除非是过年过节,这样丰盛的菜肴平时很少能见到。
“妈,做这么多菜啊,太破费了,嘿嘿,中午也吃不掉那么多呢。”彭远征嘿嘿笑着坐在沙发上刚要动筷子,却被母亲喝止,“先去洗手!”
彭远征不管不顾地夹了一块排骨放在嘴里啃着,然后才去了卫生间洗手。
孟霖欣慰地望着儿子的背影,笑骂道,“不讲卫生,也不怕吃了得病!”
“对了,远征,头一天上班,感觉咋样?环境还好吧?”孟霖又问道,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她虽然在厂里上班,但满脑子都是儿子的工作问题。一会担心儿子不适应官场的环境,被人欺负;一会又欢喜儿子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将来成家立业,她也算对得起他死去的爹了。
孟霖患得患失地纠结了一上午,还不到下班的点就偷偷溜到菜市场上买了菜,回家做饭。
“挺好,科里四个人,哦,加上我就是5个了,人都还不错。”彭远征顺手吸了一把脸,然后随意用毛巾擦拭了一下,就走出了卫生间。
“反正咱是新人,平时机灵点、做事勤快点、待人接物有礼貌点,应该不成问题。”
彭远征笑着坐下,“妈,您也一起吃啊。”
孟霖笑着也依言坐下,不过她虽然坐在一旁,却没有动筷子,而是静静地望着自己的儿子吃,满眼的柔和欢喜。
彭远征抬起头来回望着自己的母亲,见母亲从不化妆的面孔上,眼角的鱼尾纹越来越清晰,而两鬓也微现白发,不禁鼻头一酸:这些年,母亲过得实在是太清苦了。
一个女人拉扯大一个孩子,支撑起一个家,供养儿子上完大学参加工作,其间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委屈,忍了多少世态炎凉的冷眼,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彭远征立即撇过头去,他的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
从今天开始,让母亲过上舒心的好日子,安逸地过完下半生。彭远征在心里暗暗发誓道,他会极尽所能,弥补母亲为他、为这个家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孟霖没有注意到儿子情绪的变化,这两天,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满足包围着她,对于她来说,儿子能有一个好前程,生活无忧,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吃完饭,临出门上班的时候,彭远征突然停下脚步,试探着问了一句,“妈,您也够年龄了,我又工作了,您还是内退下来在家里享享清福吧。”
孟霖今年45岁,按照新安机械厂的制度,她可以内退离岗了。不过,机械厂的内退并不是一刀切,全凭个人自愿,如果不自愿还可以继续上班,女职工可以最迟工作到50岁。
孟霖摇了摇头,“妈又不老,工作又不累,想继续干呢。我要是内退了,每月会少拿一百块钱,太不合算了。你以后还要结婚成家,妈妈得给你存点钱。”
彭远征就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以母亲的性子,肯定是不会内退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也不再说,推门而出。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马自和龚翰林就一前一后进门。不多时,王娜就一阵风地从外冲了进来,喘息着坐在了椅子上,手扶波澜起伏的胸口嘻嘻笑道,“幸好没有迟到!”
龚翰林笑笑,低头看报纸。
马自深深地嗅了嗅,故意讶然道,“王娜,你又喝酒了?革命小酒天天有,小日子不错呀。”
王娜瞪了马自一眼,低低嘟囔了一句,“少管闲事!”
马自挤眉弄眼地冲着彭远征,起身去了卫生间,路过彭远征桌子的时候,轻轻拍了拍他的桌面。
彭远征会心地起身跟了出去。
卫生间里,两人并肩撒完一泡尿,马自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抽不抽?”
彭远征赶紧掏出自己专门准备的一包精装红梅来,递了过去,“马哥,抽我的!”
马自啧啧一笑,“好烟啊,来,抽你的!”
两人对着抽上烟,一根烟抽完,感觉关系又亲近了不少。
两人向办公室走去,临近门的时候,马自回头来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老弟,以后别在办公室里抽烟,那老娘们毛病挺多,让她嚷嚷起来,你一个新同志吃不消。”
“嗯,我明白。”彭远征点头,知道马自说的是孙萍。
进了门,彭远征发现孙萍这个老娘们已经坐在椅子上打起了毛衣。她抬头扫了彭远征一眼,突然道,“老龚,昨天部领导安排下来的关于市里第三产业发展的稿子,我看让小彭试着练练笔吧,一来也锻炼锻炼了解一下科里的工作,二来也看看他的文字基本功。”
龚翰林闻言眉头暗暗一皱。这个稿子是部里安排下来的,龚翰林交给了孙萍。可不想这娘们竟然提出让彭远征来写。
其实写个稿子也无所谓,反正是新人,写的好孬都可以理解。但得看什么稿子,要是那种泛泛的小稿子小报道,让彭远征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可关键这个稿子是一个大材料,为市委市政府“繁荣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鸣锣宣传,让刚来的新人写这么大的东西,岂不是有意刁难吗?
在龚翰林看来,不要说彭远征了,就算是马自都写不好。
可孙萍终归是副科长,她当众说了,龚翰林也不好立即驳她的面子。就笑了笑道,“试试无妨,可老孙啊,小彭同志毕竟不熟悉情况,这个材料最后还得你来把关!”
孙萍淡淡一笑,“凡事开头难,可谁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是不是?小彭,这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本市第三产业方面的资料和文件,你拿去看看,先把材料吃透了,然后再动笔,我给你两天的时间,周四早上交给我。”
“哦,我知道了,孙科长。”彭远征哦了一声,走过去从孙萍那里接过一摞资料,心头却暗暗冷笑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下马威吗?
“走吧,老龚,咱们去开会?”说着,孙萍起身来拿起笔记本和钢笔就走了出去。
待龚翰林也走了,马自才皱着眉头冲彭远征忿忿不平道,“这老娘们真是有毛病,兄弟你才刚来,两眼乌黑,怎么能弄这种大材料,明摆着欺负人嘛!”
王娜则有些幸灾乐祸地笑了笑,继续低头摆弄她的BP机。
彭远征明白,冯家就会动用人脉,将他的出身来历查一个水落石出。
虽然信息有限,但以冯家的能量,查清彭远征并不难。
彭远征不怕查,他就怕冯家不查。
只要冯家肯查,就一定能发现彭远征的父亲彭玉强具有与众不同的身世,父母是养父母。
而顺藤摸瓜,冯家还会发现,彭玉强的养父母是建国前从江南逃难至江北定居此处的外来户。
所以,彭远征要给冯家留出调查核实的时间来。
第二天,彭远征躲在京华大学的图书馆,在里面看了一天的书。
冯倩茹一大早就带着太极拳表演队的队员赶到体育场,等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见到彭教练。
查到相关信息的冯老惊喜交加,又伤痛万分。
当年失散的那个儿子几成心结,年龄越大,他的愧疚就越深。
他寻找了几十年音讯全无,如今突然有了线索,却是儿子与自己天人永隔的噩耗。
越是如此,老人家认回冯家骨肉的心思就越重,越迫切。
冯老老泪纵横,沉吟良久,神色黯然道,“伯涛,你再去核实一下彭家的情况,一定要核实清楚。
必要的时候,你当面见那孩子一面,看看他手里的玉佩,问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凭据。”
“我这就去办。不过,老爷子,我总觉得有些蹊跷,会不会是有人……”
冯伯涛陪笑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冯老的脸色,轻道。
他固然位高权重,还是部级干部,但在身居最高层核心层面的父亲面前,毕恭毕敬也不敢有一丝怠慢。
因为冯老不仅是他的父亲,冯家之主,还是掌握这个泱泱大国命运的几个人之一。
当然,对冯老这一辈人,纵然是作为子女,冯伯涛心里也是充满崇敬的。若是没有老一辈的流血奋斗,哪里有共和国的今天。
冯老淡然一笑,“也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我才要你去查,查清楚。”
“是,爸爸,您先休息,我这就去查。”
冯伯涛刚要离去,突听老爷子轻轻喟然一叹,“当然,也不要吓着那个孩子了……好了,去吧,去吧。”
……
一连两三日,冯倩茹都没有见到彭远征,直到第四天彭远征才出现随意帮她的队员们指导了一上午的太极拳。
冯倩茹逮住机会,以帮他介绍文物专家为由,要请彭远征单独吃饭。
彭远征知道冯倩茹介绍的不是文物专家,而是她冯家的长辈,答应是答应下来,但时间却定在几日后。
只是将手中的玉佩照片等提前交给了冯倩茹。
冯家。
冯老带着眼镜伏案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这张照片,良久默然不语。
但冯伯涛父女明显看到父亲的肩头轻颤,手也在哆嗦着。
“伯涛,这玉佩是真的。这是咱们家传的宝物,出自清宫。你看玉佩的边缘处还有个小缺口,这是我当年行军打仗时不小心碰伤的。”
冯老缓缓抬起头来,神色肃然:“有玉佩还不够,还要有我当年亲笔写的你兄弟的生辰八字和认亲凭据,你去见见这个孩子,如果他手里真有我的手书——我就见一见他!”
冯伯涛答应下来,心里明镜一般,如果彭家这个孩子当真是当年失散的二弟的儿子,老头子肯定是要认亲的。
两天之后。
冯伯涛终于在冯倩茹陪同下,在京华大学校园内见到了再次来给队员们做太极拳指导的彭远征。
彭远征在场上打拳,动作悠然潇洒,从冯伯涛这个角度看过去,他的背影和面部轮廓隐有冯老年轻时的影子。
等焦念波等队员们演练完毕都散了去,冯伯涛这才走了过去,打量着彭远征。
冯倩茹轻笑道,“彭教练,这就是我说的文物专家冯教授,冯教授可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你那玉佩冯教授看了,评价很高呢。”
彭远征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冯伯涛的存在。
“您好,冯教授。”彭远征不卑不亢地微笑着,伸出手去跟冯伯涛握了握手。
冯伯涛的手轻探出去,手势也很绵软,任由彭远征轻轻一握,然后就收了回来。
这几乎就是领导干部天然的面对下层和下级的握手姿态。如果是跟上级握手,那手肯定伸出老大一截,然后紧紧地握住对方,以示恭敬。
彭远征前世混迹官场虽然郁郁不得志,但作为基层官场中人,同样深谙此中的道道。
这么个小细节,就足以暴露冯伯涛的身份了。
当然,彭远征只能继续装糊涂。
“小彭啊,我能不能问问,你这玉佩是家传的?据我判断,这枚龙纹玉佩属于那种极其珍贵的宫廷配饰,民间罕能一见。”冯伯涛试探道。
“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彭远征故作随口道,“还有一份文书呢,冯教授你看看。”
说着,彭远征主动从包里掏出了另外一张照片,正是冯老当年留下的手书。
冯伯涛定了定神,低头凝视着手里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字迹清晰可辨,自家老爷子那熟悉的字迹赫然在目,心中顿起波澜。
他几乎可以断定,彭远征肯定就是自己失散二弟的后代。
因为玉佩的归属或许会有“曲折”,但冯老的手书是很难伪造的。
彭远征看到冯伯涛捏住照片的手有些轻颤,他心里也微微觉得激动起来,但瞬间,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照旧神色平静如常。
冯伯涛长出了一口气,若无其事地捏着这张照片,道,“这份手书看来也有些年月了——对了,小彭啊,这种珍贵的宝贝,你不留在家里好好珍藏,带到京城来干什么?就是为了让人鉴定一下?”
冯远征知道关键的问题来了。
面对冯家长子的试探,他知道自己必须要给冯家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否则,他不但认亲不会成功,还要让冯家觉得自己居心叵测,惹来不小的祸端。
市委接待处其实就是一家酒店,不过“东家”是市委办公厅罢了。
作为新安市目前档次最高的饭店,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当然,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和各局委办的接待都放在这里的缘故。
孟晓娟一路都没有说话,下了车匆匆领着孟霖母子上了三楼,进了早已定好的302号房间。房间里,孟强的媳妇张美琪已经等候多时了,除了张美琪之外,还有她的侄子张凯。
孟霖进了房间,向张美琪笑了笑,对方也勉强一笑,起身相迎,态度倒是比以前有些改变。跟在孟霖身后的彭远征心里暗暗冷笑,他一眼就看见了一脸傲慢的张凯,立马就猜出张美琪找自己母亲来是为了什么。
几个人落了座,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气氛相当沉闷和难堪。
最好还是孟霖主动开口询问,张美琪才淡然笑着,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大体意思是说她可以帮彭远征调换一下工作,但条件是让彭远征远离曹颖,不要再破坏张凯和曹颖的感情云云。
张美琪说得振振有词和理直气壮,料定孟霖和彭远征一定会为了前途妥协。
却不料她的话引起了孟霖的强烈反感。不要说儿子如今的工作问题早就解决,就算是没有解决,孟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她也绝不会因此拿儿子的感情来做交易。
孟霖皱了皱眉,“嫂子,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曹颖喜欢谁那是她的自由,不是我们家远征能左右的。若是曹颖这孩子不喜欢小张,强扭的瓜也不甜,你又何必呢?”
“只要彭远征退出,曹颖喜欢不喜欢我,那就与他无关了。”张凯突然插话道。
张美琪扫了自己的侄子一眼,紧跟着淡然道,“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也不愿意再扯些没用的废话了,就当是一场交易吧——你儿子退出来,我安排他进日报社当记者,或者进教育局也行。”
孟霖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
她自豪地回头望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又转头望着张美琪轻轻道,“年轻人的事情——咱们这些大人就不必搀和了吧?至于说远征的工作,就不需要麻烦嫂子了。”
孟霖干净利索地拒绝了张美琪。张美琪一怔,有些想不到,而彭远征则暗暗称快。关键时刻,母亲孟霖还是流露出她清雅的风骨来。
张美琪很不高兴地沉下脸去,顺手将手里的筷子仍在桌上,发出啪地一声响。
张凯有些恼羞成怒,起身怒视着彭远征冷笑道,“彭远征,别给脸不要脸!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你再不识抬举,可别怪我不客气!”
彭远征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无非是看在母亲的面上才压住火气。
他拍案而起,冷言以对,“从始至终,我姓彭的都没有得罪过你一丝一毫,都是你姓张的无事生非仗势欺人。到底是谁给脸不要脸?你不客气又能如何?姓张的,我也告诉你,既然曹颖不喜欢你,就赶紧有多远滚多远,别死皮赖脸硬往上贴,家教都让狗吃了吗?”
张凯气得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论起口才,他比彭远征差远了。
彭远征一口一个“姓张的”如何如何,无疑是连张美琪一起骂了进去。
张美琪大怒,怒斥道,“没有教养的熊玩意儿,你当真以为就管不了你吗?你再出言不逊,我让你连乡政府也呆不下去。”
“如果你真的是我彭远征的长辈,我必会对你毕恭毕敬,可惜你不是。”彭远征冷笑着,“好一个副市长夫人,好一个领导干部的家属!人民给了你们权力,就是让你们仗势欺人吗?”
“让我在乡政府也呆不下去,真是好大的本事……我倒是要看看,孟副市长夫人你倒怎么让我混不下去!”彭远征语含讥讽,还待要再说几句,却被母亲孟霖急乎乎地扯住了胳膊。
纵然张美琪有再多不是,可也终归是她的嫂子,彭远征的妗子,儿子的话她听不进去。况且,她认为儿子的工作问题虽然解决了,可孟家毕竟在新安的势力很大,要真是跟张美琪撕破了脸皮,也会影响儿子日后的政治前途。
“别说了,走吧,走吧,我们走吧。”孟霖无奈地拉起自己儿子的胳膊,拽着彭远征往门外走。
彭远征淡漠地一笑,也不再坚持。
孟霖母子一走,张美琪也忿忿地带着女儿孟晓娟和侄子张凯走出了包房,准备回家。
在大堂中,迎面遇到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一行人。虽然她的老公孟强也是副市长,市一级领导,但地位与宋部长相比还是差得远。一个是常委,一个是市政府排名靠后的普通副市长,权势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您好,宋部长!今晚有活动啊!”张美琪恭谨地微笑着,主动跟宋炳南打招呼。
“哦,原来是美琪同志。你好,你好!”宋炳南淡淡地笑着,跟张美琪握了握手,略微敷衍寒暄一句,张美琪就让在了一侧。
新安市直机关五名副县级干部要下放扶贫去区县挂职锻炼,明日就要启程,组织部设宴为他们送行。作为市委组织部今年一项比较大的工作,为了表示重视,宋炳南亲自出席宴会。
宋炳南和几个副部长在干部一科科长周大勇等人的陪同下刚走进大堂,迎面就遇到了下楼来的张美琪三人,旋即是孟霖母子。
周大勇眉梢一扬,有些好奇彭远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但他还是立即扬手就跟彭远征打了一个招呼,“小彭同志!”
“周科?你好。”彭远征回了一声。
一旁的宋炳南闻言脚步一停,待周大勇跟彭远征握了握手,然后就站在原地不动微笑着,深深打量着彭远征。
领导这种姿态,就是一种暗示了。
周大勇赶紧带着彭远征过来,彭远征已经猜出这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
他刚要笑着打招呼,宋炳南已经微笑着主动伸出手来,“京华大学毕业的小彭同志吧——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回市里来工作,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好,不错,不错!”
彭远征不敢怠慢,恭谨地笑着向宋炳南问好,“您好,宋部长!”
宋炳南哈哈一笑,“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我在京华大学进修过两年……老李啊,小彭同志这批后备干部中有不少都是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很高,干部部门可是要重点培养!”
宋炳南后面这句话是扭头朝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焕南说的。李焕南也朗声笑着,与另外两个副部长相视微笑,眉眼间却是掠过一丝奇色。
宋炳南是那种作风非常严谨的领导干部,性格比较内敛含蓄,一向不苟言笑。可今日看他亲切地握着一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纵然是平易近人、亲近基层群众,似乎也显得有些反常。
宋炳南笑吟吟地握着彭远征的手,竟然一反常态站在原地勉励了彭远征一番话,这让站在一侧的张美琪目瞪口呆,脸色难看得能掐出水来。
“小彭同志啊……”
“小彭同志年轻有为……”
张美琪耳边传进组织部这些大大小小的领导顺着宋部长话茬,对彭远征的诸多“赞赏”和“劝进”,站着的身子越来越僵硬和麻木。
她的大脑瞬间短路,一片空白。
宋炳南随后向彭远征温和地点点头,然后就向楼上行去,身后一群人赶紧跟上。
周大勇匆匆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压低声音道,“今日不凑巧,我要伺候领导,等改天有空,我请老弟小酌两杯。”
“妈,爷爷为什么不把远征哥和他妈接到京城来?二叔虽然不在了,但远征哥和二婶还在嘛……”这个疑问憋在冯倩茹心里很久了,但她一直没有敢开口问。
她的意思是既然认了亲,就该让彭远征认祖归宗,名正言顺地成为冯家的一员,为何要像现在这样遮遮掩掩。
宋予珍意味深长地笑笑,“你爷爷有他的想法,妈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呢,在江北还是在京城其实无关紧要,只要你爷爷承认远征是他的孙子,他在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
冯倩茹好看的柳眉儿轻轻一皱,又道,“妈,是不是跟三叔三婶有关?他们也真是的,远征哥是爷爷的亲孙子,也是三叔的亲侄子,咱们都是一家人,可三叔和三婶——”
“你三婶心眼小点——好了,不谈这些了,你早点休息。明天带你远征哥出去逛逛,你奶奶让你陪他买几身衣服。”宋予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柔声说了一句,然后就转身走了。
冯倩茹轻轻一叹,闭目睡去。
第二天是周日,彭远征准备再在京城留一天,周一上午返回江北。上午,冯倩茹按照父母的安排,带彭远征出去转转顺便买几套衣服,虽然彭远征再三婉拒,可终归还是拗不过宋予珍的殷切,况且这是冯老太太的意思。
可两人还没有出门,京华大学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作为国内顶尖的一流学府,京华大学在国内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京华大学90周年校庆,出身京华大学的当今政务院首辅龚老,还在百忙之中亲笔给京华大学题了词。因此,校庆仪式和校庆晚会都吸引来了不少中央媒体和京城媒体的记者,央视还对晚会现场进行了实况录像,估计会上周日晚上的新闻联播。
而各大媒体跟京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沟通的结果,统一使用晚会中太极拳表演的一张照片,这是京华大学党高官孙复临亲自拍板所定。之所以这么定,倒也不是因为冯倩茹她们的节目出彩,而是因为在当天的晚会上,主席台上有不少中央老领导对领队表演的彭远征产生了兴趣。
彭远征的太极拳动作太舒展、太飘逸、太流畅,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今国内太极拳健身运动正在流行,一些上了年纪的离退休干部尤其喜欢。晚会还没结束,有中央老领导向孙复临打听彭远征,有意让这个京华大学的学生给正在京郊名山疗养院里疗养的部分刚从政坛和军队高层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们做做太极拳的指导。
孙复临不敢怠慢,立即安排了下去,但得到的回报却是,这个太极拳功夫非常出色的年轻人并不是京华大学的在校生,而是刚走出校门的中文系毕业生。孙复临想了想,就往冯倩茹家打了一个电话。
孙复临是副部级干部,跟冯伯涛夫妻很熟。
宋予珍接起电话,跟孙复临寒暄了几句,然后就招呼冯倩茹过来接电话。
“您好,孙伯伯。”冯倩茹笑了笑,“孙伯伯找我有事吗?”
“倩茹啊,昨晚你们的太极拳表演很出色,学校领导非常满意,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是这样啊,那个小彭同志你能联系到他吗?有老领导很喜欢他的太极拳,有意让他去名山疗养院给老同志们做做太极拳的指导……”孙复临的声音不急不缓,透着几分亲切。
“啊?这样啊……”冯倩茹有些意外,惊讶地抓着电话听筒回头扫了彭远征一眼,轻轻笑了起来,“孙伯伯,我倒是能联系到他,他还在京城,只是我得问问人家的意见,看看他愿不愿意。”
“好,倩茹你问问,我等你回话。”孙复临笑着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冯倩茹回头来望着彭远征,简单将事情说了一遍。
彭远征皱了皱眉,微微有些犹豫。他只请了周一周二两天假,不能在京城呆太长时间。
冯倩茹静静地等待着他的答复,宋予珍从厨房走出来,笑道,“远征啊,你要是没有啥要紧事,不如就去一趟。名山疗养院的这些老同志可都是从中央和军队刚退下来的老领导,也不好驳了他们的面子。”
彭远征想了想,单冲宋予珍这句话,他就不能再拒绝了。老领导们的面子对他来说太虚幻,但宋予珍的面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好的,伯母,我听您的。”
听彭远征听自己的话,宋予珍高兴地笑了起来,不过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亲切地点点头。
……
……
名山疗养院是中央直属的集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的综合机构,位于京郊名山脚下,依山傍湖,风景秀美,环境幽静,是一所高层老领导休养的好去处。一般而言,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们整个夏季会选择在此消暑度假,远离都市喧嚣养生怡情。
一辆军用吉普车接上了彭远征,一路进山向左拐,那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红墙绿瓦就进入他的眼帘。开车的是现役军人,而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干部,戴着眼镜,像是秘书,只是此人不苟言笑,表情严肃。
疗养院门口站哨执勤的不是武警,而是军队战士。吉普车在岗哨前停下,秘书模样的干部下车出示了通行证,又示意彭远征下车接受检查。
彭远征知道这是警卫制度和必要的程序,也没有排斥。他微笑着下车,张开手臂,任凭警卫检查。
这次来,彭远征换上了一袭白色宽大的太极拳习练服,也没带包,所以其实也没啥好检查的。士兵动作熟练地眼手并用,旋即肃然摆了摆手,“进吧。”
而这个时候,另一侧的一个执勤的军官摁下了疗养院电动大门的红色摁钮。
封闭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名山疗养院的庐山真面目。彭远征一眼望进去,远端是三座并排建起的米黄色四层小楼,建筑本身平淡无奇;而近端则是一个小型的人工湖,两排垂杨柳迎风飘扬,地面是鹅卵石铺就,整个环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静,宛若世外桃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