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文清无的现代都市小说《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萧文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回到萧元殿。萧文清将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给了陈若雪。虽然早就已经料到如此,陈若雪仍是感到十分的震惊。“如今常青大人已死,皇上觉得应该派谁去接替?”萧文清想了想,倒是没想到有谁适合。“爱妃可有合适人选?”“皇上觉得左青怎样?”萧文清抬头看了看李坤。李坤忙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左青身手倒是了得,只是脾气有些倔强,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不过,论起他的能力,自然是可以担任此事的。”“那就依爱妃所言。”“叫此人进宫来见朕。”李坤立马叫人将左青召进了宫中。“属下左青见过皇上,见过雪妃娘娘。”萧文清看了看他。“听说你拒绝抓捕张大人?”左青笑了笑,对于皇上的那些传闻,他自然是听说过。但他丝毫不惧:“张大人是被人诬陷,末将相信他是好人。”“还...
《萧文清无的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回到萧元殿。
萧文清将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给了陈若雪。
虽然早就已经料到如此,陈若雪仍是感到十分的震惊。
“如今常青大人已死,皇上觉得应该派谁去接替?”
萧文清想了想,倒是没想到有谁适合。
“爱妃可有合适人选?”
“皇上觉得左青怎样?”
萧文清抬头看了看李坤。
李坤忙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左青身手倒是了得,只是脾气有些倔强,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不过,论起他的能力,自然是可以担任此事的。”
“那就依爱妃所言。”
“叫此人进宫来见朕。”
李坤立马叫人将左青召进了宫中。
“属下左青见过皇上,见过雪妃娘娘。”
萧文清看了看他。
“听说你拒绝抓捕张大人?”
左青笑了笑,对于皇上的那些传闻,他自然是听说过。
但他丝毫不惧:“张大人是被人诬陷,末将相信他是好人。”
“还请皇上能够明查此事,还张大人一个清白。”
看到他如此表现,萧文清笑了笑。
“难道你就不怕我以同党之罪将你打入大牢?”
“属下相信皇上分得清是非黑白。”
这话说得十分僵硬。
可落到萧文清的耳中,却是极为悦耳。
萧文清道:“朕决定让你接替副指挥使一职。”
左青一惊,有些没想到。
“如今朝廷之中,存在太多狡诈之人。”
“朕希望你能够将这些人揪出来。”
左青不解问道:“能为皇上分忧,属下必当全力以赴。”
萧文清却将一道密旨交给了他。
左青看到调查之人是陆展元。
“皇上要调查陆大人?”
“不错,此事需得多加小心,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遵命。”
……
左青走后。
陈若雪道:“皇上将朱生打入了大牢,李党那帮人一定会很着急。”
萧文清听出了她话中的意思。
“你是说他们有可能会进去大牢打听?”
“锦衣卫他们都能伸手进来,区区一个大牢,自然不成问题。”
“那爱妃觉得此事应该如此处理?”
陈若雪道:“眼下张大人已经放出了天牢。”
“但想要揪出真正的幕后黑手,还需要继续从朱生身上下手。”
“此人不过一介书生,定然是拦不住牢中的严刑拷打。”
“不过,也需小心那些人对其下黑手。”
“这几日最好加强一下大牢戒备。”
“另外,皇上今晚还得再去一趟大牢。”
“这个时候,朱生随时都会松嘴。”
……
入夜。
萧文清来到了大牢。
这时的朱生早已没有早朝的精气神。
一身衣服被打浑身是伤。
整个人都是有气无力的。
只是见到萧文清的到来,那双无助涣散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了一丝希望。
朱生紧咬牙关,想要从地上站起来行礼。
萧文清见状,却是上前阻止道:“朱爱卿免礼。”
他看了看朱生身上的伤势。
颇为关怀道:“朱爱卿受苦了。”
朱生自知理亏,忙道:“是臣罪有应得,陛下英明。”
萧文清道:“朱爱卿,眼下这大牢之中就只有你我两人。”
“有什么话你都可以与朕说出来。”
朱生笑了笑。
“今日臣沦落到这个地步,全都是臣咎由自取。”
“其实,那份密信臣真的不知是何人所写。”
“不过,臣与吏部尚书陆大人平日里略有交往。”
“所以也曾受过一些恩惠。”
萧文清笑了笑:“这些恩惠是指什么?”
朱生苦笑道:“既有钱财,也有酒肉。”
换句话来说,就是暗地里的拉帮结派了。
这可是朝廷之中最大的忌讳。
果然如陈若雪所料,陆展元这人必有蹊跷。
“就只有这些?”
朱生继续道:“张颂之入狱之后,陆大人曾亲自带着贺礼来我家庆祝。”
“并且后来还带着我一起到了左相府中拜见左相大人。”
“李兼也知道此事?”
“臣并不知情,只是这件事后,左相大人对我多有关照。”
“好了,朕已经知道了。”
萧文清闻言站起身,“你想朕如何处置你?”
朱生低下头:“臣知道自己错了,只是希望皇上念及臣这么多年为大乾奔波的情份上,让臣府上的那些亲人可以免于一死。”
“如此,臣死而无憾。”
萧文清看着他:“那朕就如你所愿。”
……
离开了大牢。
萧文清回到了御书房。
却没想到兰妃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陛下这么晚才回来?”
兰妃略做惊讶的问道。
萧文清笑了笑,“最近几天朝中事务繁多,朕一人看得心烦,便出去走了走。”
兰妃忙握住他的手,一脸心疼道:“陛下这么操心国事,看得臣妾十分心疼。”
“陛下一人若是忙不过来,倒是可以交给下面的得力重臣去办就是了。”
“否则,陛下如此日理万机,时间久了,身体哪里坚持的了?”
萧文清笑了笑。
自然明白她口中的重臣指的是谁。
“左相近日可有给你写信?”
兰妃摇了摇头:“父亲大人为了调查国库银两之事,已在伯阳暗自调查了两天,臣妾给他修书了两封,可至今都没有回信。”
“左相大人为大乾奔波劳累,乃是朕的福气。”
兰妃笑了笑,“等父亲大人回来,自然是可以替陛下分忧一二。”
“爱妃今夜来此,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朕?”
兰妃道:“陛下难道忘记了?”
“明日便是臣妾与雪妃陪同陛下出去赏春的日子。”
萧文清闻言,恍然大悟。
他倒是差点把这事给忙忘记了。
“爱妃可把事情安排好了?”
“自然都是安排妥当。”
“就是不知道明日雪妃妹妹能够赏脸?”
萧文清笑道:“雪妃不是都已经答应了吗?”
“可人家现在可是陛下的心肝宝贝,臣妾说的话又哪里算的了数?”
萧文清道:“那朕就替雪妃答应了。”
“如果明天她不愿意,就让你来惩罚她。”
“陛下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这时,李坤突然走了进来。
神色有些慌张,像是有什么急事。
“皇上,不好了。”
萧文清一愣:“怎么回事?”
“朱生朱大人死了。”
入夜,御书房。
司礼监李坤将那些已被皇上批阅的奏章小心地收了起来。
这几日来,国事繁忙。
虽然是处理掉了几桩大案,但对于皇上来说,远远还未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而且,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李坤甚是担心皇上的身体。
晚上他特意吩咐了御膳房煮了补品。
可现在那碗人参汤仍是完好无整地放在那里。
丝毫未动。
李坤不忍心地叫醒了皇上。
萧文清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
却是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看到已然入夜,不禁问道:“眼下是什么时辰了?”
李坤柔声道:“陛下,夜已深了。”
萧文清闻言,却是笑了笑。
“朕一时看得太过认真了,倒是把瞌睡给弄来了。这么晚了,公公也早点休息吧。”
说完,他站起身。
准备去寝宫休息。
这时,身后的李坤却是跟了上来。
他情知这个时候不应该再打扰皇上休息。
可这个事情在他看来确又十分的重要。
一番思索之后,李坤还是开了口。
“陛下,奴婢有一事禀告。”
萧文清停下脚步。
回过头来看他:“公公但说无妨。”
李坤忙道:“陛下之前让奴婢派人监视后宫的一举一动。”
“昨日却是有人禀告,兰妃那边似乎有些蹊跷。”
“哦?仔细说来听听。”
李坤接着道:“这几日兰妃都是深居浅出,奴婢猜测可能是受了上次打猎的影响。”
“可昨日,却是有一个很神秘的人到了兰妃的殿内。”
萧文清一怔,问道:“守卫那里怎么说?”
“说是有兰妃的授意,理由是左相大人带了点吃的给她。”
萧文清笑了笑:“这么说,此事又是左相一手策划的?”
李坤忙道:“奴才还不敢确定。但如此神秘,恐怕有些非同一般。”
闻言,萧文清点了点头。
他嘱托道:“先不要打草惊蛇,这几日多派点人手注意就是。”
“另外,通知御林军那边,再增加点人手,一定要保护好雪妃的安危。”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忙道:“对了,这两日左青的伤势恢复得怎么样?”
若不是左青的拼死护救,张颂文根本就不能活下来。
对于功臣,他自然是不能放置一边不管。
尤其是眼下这个节骨眼上。
李坤忙道:“奴婢今早已派人过去看了,左大人暂时已无大碍,只是那刺客下手颇重,还需要一点时间恢复。”
萧文清却道:“可曾画出了那刺客的模样?”
说完,门外忽然有人进来了。
陈若雪轻轻地推门而入。
原本还略显沉重的气氛登时缓和了起来。
萧文清连忙站起身。
上前迎道:“爱妃身子还未彻底痊愈,这来回折腾可是不利于恢复。”
又急忙对一旁的李坤吩咐道:“去叫御膳房煮一碗补品过来。”
李坤点头吱了一声。
立刻走了出去。
陈若雪却一眼看到那碗没有喝的人参汤,忙道:“陛下也得顾顾自己的身体。”
萧文清却是笑了笑。
“爱妃所言甚是。”
两人坐下之后。
萧文清却是将刚才李坤所提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陈若雪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上次打猎的事情就没有彻底查清楚。
到底是谁放进来了那只野猪?
现在,兰妃又秘密召见了一个神秘之人?
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略做沉思之后,陈若雪开口道:“陛下对此怎么看?”
萧文清却道:“眼下这个时候,兰妃若是敢在宫中胡来,那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他自然是相信这兰妃还没张狂到如此地步。
陈若雪却道:“若是兰妃是请来了一个武功高强的刺客呢?”
萧文清闻言一怔。
随即却是笑了笑:“爱妃可不要忘了这儿可是皇宫之中。就算这兰妃请来刺客,可朕有这么多的御林军把守。”
“一个刺客能成多大气候?”
这倒不是萧文清盲目自信。
毕竟他还没见识过有这种本领的人。
陈若雪却道:“陛下觉得左青指挥使的武功如何?”
萧文清不假思索道:“自然是一流高手。”
陈若雪假设道:“若左青指挥使是刺客的话,陛下觉得他能否从皇宫之中生还出去?”
这下萧文清倒是没有急着回答。
他略做深思。
才道:“以他对宫中的了解,逃脱自然是没什么大碍。”
说到这,李坤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萧文清见状,忙让他快点打开。
嘱咐陈若雪现在就喝下,以滋补滋补身体。
陈若雪只好将其喝了下去。
李坤见雪妃在此陪伴皇上,自己正准备退下。
却是被萧文清叫住。
“公公等等,朕倒是有一件事要询问。”
李坤略感惊讶。
忙回头。
只听萧文清道:“公公可知这皇宫之中哪一部下武功最强?”
李坤想了想。
说道:“若论单兵作战能力,自然是锦衣卫,可要说起整体联动性,那就非御林军莫属。”
萧文清又问道:“若是这皇宫之中出现了刺客,而且对方孤身一人,公公觉得此人能不能跑得掉?”
闻言,李坤立马就想到了兰妃今日所见那个神秘人物。
他自然明白,皇上这是在担心那人会不会是刺客?
可对方只是一个人而已,以他的见解,倒是觉得不可能翻的起多大的浪来?
李坤颇有底气地说道:“陛下尽管放心,若他真敢孤身前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听到这样肯定的答复,萧文清也是十分的放心。
毕竟这种意外之事,发生的概率实在是不可能有的事情。
一旁的陈若雪很是安静地将那碗莲子羹喝下肚。
然后,她放下碗。
开口问道:“若是这次来的乃是上次刺杀张颂之大人的那个刺客,你们还有这等把握吗?”
闻言,萧文清和李坤皆是一怔。
互相对视了一眼。
却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心里都十分的清楚。
要是以那个刺客的身手。
进出皇宫恐怕对于他来说,还真算不上是什么难事。
而眼下左青伤势未好。
谁又能对付得了他?
匈奴王看了士兵少时,忽地一声冷哼,向身旁之人示意了一下。
身旁之人意会,上前将士兵手中木匣接过。
匈奴王看了那木匣一眼,抬手打开。
却在下一秒,瞳孔骤然一缩,而后猛然抬手,将木匣打翻在地!
随着他的动作,一颗头颅咕噜噜自木匣中滚了出来。
那头颅不是别人的,正是前去大乾的匈奴使者的。
“年覆司!你找死!”
匈奴王大怒,直接拔出大刀指向年覆司。
年覆司看着匈奴王,面上却照旧冷然一片。
“吾皇还有句话让在下带给王上。”
“卑者可杀,佞者可亡。奸者可死,欺者可屠。”
“匈奴王即为一族之王,一思一念,皆可成定数。”
“我等素来宽和为重,若王上于练兵尚有所需,我等必当全力配合。”
听着年覆司所说,匈奴王胸膛控制不住的剧烈起伏。
年覆司却说罢,淡淡向他行了一礼。
“礼物言论皆已带到,我等告退。”
声音落下,向前送礼的士兵便缓缓退了回来,随同年覆司视若无物的向门外而去。
众匈奴士兵瞬间将长刀抽出!
就在即将动手之时,匈奴王的声音忽地响起。
“都退下!”
匈奴王看向年覆司。
“告诉小皇帝,他给的大礼,寡人收下了。”
“他日,必当亲自登门感谢。”
年覆司没有多言,转头向其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大殿。
待年覆司离开,匈奴王阴冷的声音徐徐传出。
“告诉塔呼娜,寡人对他甚是思念,让她多回来看看。”
“是!”
......
次日早朝。
大乾皇宫。
待众臣安静下来,萧文清声音淡淡传出。
“朱生。”
“臣在。”
“张颂之贪污一案,查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依照臣之所查,当年张颂之一案确实另有隐情,且牵扯甚广。”
“但就目前证据来看,所有认证物证,也确实皆指向张颂之贪污。”
“哦?”
萧文清眉梢一扬。
“现在已过去近一月,朱爱卿竟还没将此时查清,由此可见,此案确实难查。”
“将你的人证物证皆上报一份与朕,另,杨爱卿。”
“臣在。”
“你处事素来公道,且于办案一方,也比朱爱卿更有经验。”
“朕暂且封你为平知昭士,协助朱爱卿一并探查此案,你可有异议?”
杨百鹤微微一愣。
思索几瞬,向萧文清行了一礼。
“臣,无异议。”
萧文清点了点头。
随着李坤一声退朝,百官纷纷散去。
片刻后,只留下李兼一人尚在朝堂。
萧文清见状,眸光微动。
“李爱卿有事?”
“回陛下。”
“经臣等调查发现,不论是饥荒还是疫情,其救济之资都必经伯阳一带。”
“因此臣等恳请,陛下允我等前往伯阳,以查当年旧事,尽可能收回贪银。”
伯阳......
萧文清心下暗暗呢喃,思索几瞬,眸子微眯。
“伯阳确实是诸多商货必经之所。”
“爱卿即有意,只管去便是。”
“谢吾皇。”
待李兼退下,萧文清自殿中坐了少时,陷入沉思。
直到李坤拿着一踏锦衣卫送来的资料,萧文清才起身离开了大殿。
......
“杨大人,此次陛下让我等共查当年张颂之一案,大人阅历与我之上,还需请多多指教才是。”
朱生含着笑意,跟在杨百鹤身边。
杨百鹤不由眉头微蹙,暗暗吸了一口气,开口回应。
“朱大人言重。”
“在下不过成日跟些个民事打交到,若论查官案,还当是朱大人更胜一筹。”
“杨大人谦虚了。”
“这民事官事皆是案,真当论起来,倒是民事更为复杂。”
“官事无非为求财,为求权,为求名,但这民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求的何止这些?”
“杨大人所见识的,所能感知的,定然于我等之上。”
“杨大人,你说呢?”
杨百鹤眉头狠狠一皱,脚上动作一停,转头看向朱生。
“朱大人,在下素来直性子,大人若是有事,直说便可。”
朱生面上神色一顿,随即笑了笑。
“杨大人这话说的。无非就是闲聊而已,能有什么事呢?”
见状,杨百鹤没在多说什么,抬脚继续向前而去。
“杨大人,你我日后怎说也需共事,不若先去酒楼小聚一杯?”
“多谢朱大人美意。”
“在下向来不在意这些虚礼,便免了吧。”
看着杨百鹤身影越来越远,朱生面上笑意逐渐退去,眸中神色一沉。
“哼,不识好歹的东西!”
竟敢多次拒绝他们的拉拢?
不过一五品小卒,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
萧文清让他在身边监视又如何?
若是杨百鹤胆敢阻挠他们的计划,他便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
待杨百鹤回到家中,面上神色尚且有些不好看。
杨夫人见状,倒了杯热茶递到杨百鹤手上。
“怎么了?一回来就愁眉苦脸的?”
杨百鹤接过热茶,将其放回桌上,不由叹气。
“陛下让我随朱生一并查当年张颂之贪污一事。”
“方才下朝时,朱生寻我,暗指我当明了他们的心思,再度对我进行拉拢。”
“为夫烦啊......”
“让你同朱生一道谋事?”
杨夫人眉头蹙了蹙。
“朱生乃是李兼一党,陛下此举,分明是不安好心!”
“你怎么不拒了?”
“拒?这要是别人我定然拒了。可所查之人是张颂之啊.......”
“当年张颂之于我有斗米之恩,其遭诬陷之时我未能帮他做到什么便已是愧疚万分。”
“现今好不容易能替他做些什么,我又怎能拒绝?”
“若在拒绝,我岂不是成了无情无义之辈?”
杨百鹤将杨夫人的手拉过。
“如今虽陛下逐渐明理,朝廷救济有望,可两党之争也愈发激烈,明争暗斗不断。”
“像我们这般想独善其身的人,也难以在两方斗争中得个好结果。”
“夫人,为夫想,此次替张颂之翻案过后,我便同陛下请辞,咱们干脆找个安生地方当平头百姓好了。”
闻言,杨夫人面上倒没什么异样,微点了点头。
“你本就不善争。若是不喜,我们归隐山水倒也是极好的。”
14
说时迟,那时快。
这只野猪体型有些惊人,目测三四百斤左右。
这样的庞然大物,饶是那三名身经百战的武士也是吃了一惊。
但手下动作丝毫没有落下。
长枪、羽箭纷纷射出。
只听到那野猪发出一声惨叫哀嚎。
发了疯般的冲撞过来。
“不好!”
陈若雪猛地喊道。
却是来不及了。
她拼尽全力,将兰妃推开。
自己却是受到了野猪的冲击。
砰的一下。
她被撞倒在地。
晕了过去。
这时,另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一张大网从天而降。
将那只野猪彻底擒住了。
萧文清闻讯赶来。
他看到沉睡不醒的陈若雪。
沉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兰妃走上前,她也受了点轻伤。
“皇上,刚才雪妃妹妹为了救我,所以才……”
“为什么林场会出现一只这么大的野猪?”
萧文清质问道。
负责林场的卫队长立马站了出来。
解释道:“皇上,这件事实在是有些蹊跷。”
“还望皇上能够给末将一点时间?”
萧文清看了看他。
只道:“朕只给你两天时间。”
“两天之后,必须给朕一个交代。”
……
回到皇宫之后。
李坤立马叫来了宫中的御医傅太医。
经过一番诊断后,傅太医道:“皇上,雪妃娘娘福大命大。”
“若是那伤势再偏移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眼下只要让雪妃娘娘多多休息,很快就能恢复。”
萧文清忙道:“那她多久能够清醒过来?”
傅太医道:“皇上莫要惊慌,依微臣之见,雪妃娘娘已无大碍,只是受到了一点惊吓,大概两个时辰之内就能清醒过来。”
听到这话,萧文清这才松了口气。
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放松了一点。
“送傅太医回去吧。”
他对李坤道。
待傅太医走后,寝宫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
一个时辰过后。
陈若雪慢慢地睁开了眼。
守在一旁一直未曾离开的萧文清见状。
大喜道:“爱妃,你总算醒了。”
陈若雪似乎还没缓过神来。
“陛下,您这是……”
萧文清愣了愣。
这才发现自己的举动有些过于激动。
忙解释道:“爱妃,你可知道朕听到你被野猪所伤之时,朕心中是有多么心急?”
陈若雪逐渐地清醒了过来。
她皱着眉头想了想。
只道:“皇上,臣妾当时也害怕极了。”
萧文清见状,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爱妃觉得这件事会不会是有人谋划?”
陈若雪并没急着回答。
毕竟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兰妃一手推动的。
于情于理,第一个要怀疑的自然是兰妃。
而且,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
从目前整个朝堂的形势来看。
兰妃若是要对她下手。
这次狩猎是最好的机会。
可话又说回来了。
当时若自己没有去推开兰妃的话。
那受伤的必然会是兰妃。
这样一来,倒是让陈如雪有些犹豫。
“陛下怎么看?”
她问道。
萧文清看了看她。
说道:“朕看不出什么问题。”
正因为看不出什么问题,他才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
“可朕就是觉得此事略有蹊跷。”
陈若雪却道:“陛下可知臣妾为何孤身一人追到了那里?”
萧文清十分不解地看着她。
“臣妾追过去,是因为射中了一只野鹿。”
“可当臣妾追上后,却意外遇到了兰妃他们。”
“后来才出现了那只受惊的野猪。”
萧文清愣了愣,却是发现了关键点。
“你是说那是一只受了惊吓的野猪?”
陈若雪点点头。
说道:“只有后面有人在追赶它,这只野猪才会跑。”
“所以这幕后必定有人从中作梗。”
“至于是敌是友,臣妾还不能妄自下定论。”
萧文清纳闷道:“爱妃何出此言?”
陈若雪解释道:“当时那只野猪是朝着兰妃冲过去的。”
……
另一边。
兰妃在宫殿之中大发雷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密谋已久的事情会被人破坏掉。
要知道,她等了这个机会这么久。
就差那么一点就要成功了。
如果没有那只该死的野猪出现。
如今打草惊蛇,雪妃受了惊吓不说,皇上必然也会彻查此事。
以后她怕是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时机了。
“传信给陆展元,今日之事,一定要给本宫查出来!”
“本宫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更让她感到气愤的是,若今日没有雪妃挺身而出。
那被撞倒的必然就是她了。
想到这里,兰妃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难道有人想在背后加罪于我?”
她细细回想了一遍。
今日之事,除了陆展元外,再无第二人知道。
“快,唤陆展元进宫见我。”
夜深人静。
陆展元乔装打扮,进了宫。
一见兰妃,他就知道今日之事恐怕失了手。
忙上前问道:“娘娘这是……”
兰妃微怒道:“陆尚书,可还记得我父亲临走时是怎么交代的?”
陆展元忙道:“全权听从娘娘的吩咐。”
兰妃却是瞪了他一眼。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对本宫隐瞒?”
“你可知本宫今日差点就回不来了。”
陆展元如临大敌,忙解释道:“望娘娘息怒,就算给陆某一万个胆子,也是不敢丝毫对娘娘有所隐瞒。”
“谅你也不敢。”
兰妃见状,消了几分火气。
“那你倒是说说今日林园之事,你有没有跟人提起过?”
“就算借陆某一万个脑袋,也是不敢将此事外传。”
“可为何有人欲对本宫下手?”
陆展元闻言,也是一惊。
要知道,京城之中为官者大多数都是站在左相这边的。
真正敢与李兼为敌的,也就是那几个冥顽不灵的老臣罢了。
他不解问道:“娘娘可否将今日林场一事再细细说来听听。”
兰妃便将下午所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陆展元听完之后。
却是皱起了眉头。
“那只野猪是受了惊吓冲进来的。”
“也就是说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
经陆展元这么一提醒,兰妃这才发现了这个关键点。
“陆尚书,此事交给你去办理,必须要给本宫差查个明白。”
“本宫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翌日。
早朝。
大殿之上。
萧文清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
只听一旁的李坤念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方平率先走了出来。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折子。
看起来是有要事需要禀奏。
“皇上,关于此次南槐旱情的有关数目,臣已全部记录在册。”
“恳请皇上过目。”
萧文清点点头。
让李坤将奏折拿了上来。
他打开一看。
却是被里面的那些数目怔住。
良久,他收起折子。
幽幽道:“此次南槐大旱,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子民水火之中,是朕的失误。”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方平忙道:“皇上,赈灾的粮食前几日已从京城派出,不日就能抵达南槐。”
说起这事,方平还有些心有余悸。
因为方家村的事情,方平差点掉了脑袋。
好在皇上手下留情,给了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现在,方平算是彻彻底底明白了。
这大乾终究还是萧家的天下。
陈旬紧接着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赈粮只是缓兵之策。”
“要想真正解决南槐旱情,必须要从源头上出发。”
“陈爱卿有何对策?说出来听听。”
“大乾立国以来,北擎多涝,南槐多旱,这是年年都发生的事情。”
“老臣以为,既然两地水土不利,何不如将北擎的水调入无水的南槐?”
此话一出,百官议论纷纷。
吏部尚书陆展元第一个反对:“皇上,微臣觉得陈都尉的提议万万不妥。”
“这北擎与南槐相隔甚远,水路不通,怎能将北水南调?”
“是啊是啊,皇上,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陈都尉还是先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以免让人笑话。”
“北水南调如此不知轻重的法子,也真是敢想的出来。”
在陆展元的带头下,左相一党纷纷出来指责。
陈旬却是笑了笑,平静道:“皇上,老臣以为南北两地虽然相隔甚远,可若是能在两地之间修筑一条水路,北水南调也并非不能实现?”
“修筑水路?陈都尉可真是敢说得出口。”
“姑且不算这人力,物力的费用,单单就是这个丈量,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难道陈都尉以为大乾国库银两充裕?”
陆展元针尖对麦芒,直指陈旬。
不过,就在这时,工部尚书徐子房却走了出来。
“皇上,微臣倒是觉得此事可行。”
看到徐子房谏言,萧文清倒是觉得有些意外。
“徐爱卿对此事怎么看?”
徐子房道:“启禀皇上,陈相,哦不,陈都尉刚刚所提出来的,将北擎的水调入南槐。”
“这个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陆展元却道:“徐尚书能否具体演示一下?”
他不信,这事真能成。
徐尚书忙对萧文清请示道:“皇上,能不能借大乾地图一用?”
萧文清立马让李坤拿来地图。
徐子房手指着地图上南槐的位置,向着百官解释道:“诸位也都知道,南槐为何无水,其缘由是源头槐河的水量不大。”
“此地历来都是天干少雨,哪怕是汛期,雨水也不丰富。”
他又指了指北擎的位置。
“而北擎则不同,上流干道较多,汛期雨水丰富。”
“再加上它的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就会出现洪水泛滥成灾。”
随后,他在地图上将这两地标记。
然后用了一根绳索将两者连了起来。
“只要沿着这根绳索,挖通一条水路。”
陆展元冷笑道:“徐工如何保证这水流方向?”
“若是挖通之后,北水不流向南边,”
这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水不能流通,无法保证北水往南流。
那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很有可能造成南槐更旱,北擎更涝的情况。
对此,徐子房却是胸有成竹。
“这个诸位更加不用担心。”
“大乾的地理位置,本就是北高南地。”
“水路挖通之后,水势自然只会从高往低处。”
陆展元笑了笑:“说得轻巧,如今大乾国库空虚,哪里拿的出这笔费用?”
“皇上,依微臣之见,此事不宜如此仓促定夺。”
“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萧文清站起身,慧眼如炬。
他看向方平,问道:“如今大乾国库银两还有多少?”
方平心虚道:“不足……两百万两。”
“不到两百万两?”
萧文清气得直骂娘。
但眼下,万万不是生气的时候。
必须得趁热打铁。
他看向徐子房:“两百万两预算能否?”
陆展元一众幸灾乐祸地看着。
他们自然明白,要想挖通这条水路。
莫说两百万两,就算是五百万两都是远远不够的。
徐子房面露苦色,想了想。
“若是能够减少人工,兴许可以。”
可他心里知道,如此大的工程,减少人工谈何容易?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要是减少人工,则工期就要拉长。
花费的钱粮可能更加多。
听到这里,萧文清笑了笑。
“朕倒是有一个不错的建议。”
“灾民无家可归,那就把这些人都召集起来。”
“以工代赈,由官府拨款,百姓子民有力出力。”
“这样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
徐子房笑道:“陛下果然圣明。”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减少人工,而且还能收获一波民心。”
“既解决了流民问题,又能少花钱办大事。”
“皇上此举,可真是一举两得。”
这时候,陆展元那帮人也说不出话了。
还能说什么,这招以工代赈弄得他们哑口无言。
再想起昨晚上兰妃的书信提醒。
他们也只能在心里盼望着左相李兼能够早点回来。
上面,萧文清很是高兴。
这种局面,自然是他所想看到的。
萧文清大手一挥:“既然如此,朕宣布从即日起。”
“工部开始着手这北水南调之事。”
“最好赶在五日之内,把整个工程的初稿拟定出来。”
“户部一起把这个北水南调的事情草拟出一个方案。”
说完,看着满朝文武百官。
“诸位可还有什么事情?”
“没有的话,就散朝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