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们能把知识教给我、大妞、圆圆,那我们不就节约很多束脩银子了。”
三强和四强也抬头看向苏大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爹娘说的果然不错,大丫姐是家里最聪明的,要不是被李家害了,以前也不会变成那样,这才是他们的阿姐。
“而且,”苏大丫继续说道,“我们都会努力赚银子。你们就放心吧。”
五强听了,小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情:“可是,阿姐,你们会不会太辛苦了?苏铭说了,他和他哥两个读书,村长一家干活赚银子都有些不够,要不是他爹在县城做工,就送不起了!”
苏大丫笑着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五强的肩膀:“不辛苦,无论你们去不去读书,我们家都得努力赚银子,放心吧!”
三强和四强也纷纷表态:“阿姐,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你们今儿个在学堂都学了什么啊?”苏晴笑着问道。
五强大声回答:“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祸…”然后低下了头,明明在路上都背会了啊,怎么又不记得了,郁闷!
四强大声抢答:“我知道,我知道,是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尺…”
然后,也卡住了。
三强这时才接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于是,三强仰着小脸,四强和五强臊眉耷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苏晴倒也不批评他们,其实有点没想到这三个小家伙第一天就能学到东西,毕竟看着学堂里摇头晃脑的小孩,真怕他们把脑袋晃晕了。
五强见阿姐和其他人压根没有说他,又大声回答道:“就是说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空旷的山谷中……”
“你们好厉害啊,第一天就学了这么多,能不能教教我和大妞?”苏晴继续引导着,就算几个小孩不能学会多少,问一问也加深三强几个的记忆。
这下子,就多了一院子摇头晃脑背书的小孩。
苏晴连忙借着要去烧水逃开一点,这么摇头晃脑的,她只能把自己摇晕,是绝对背不了书的。
但这边学堂确实是这么教,她也就不当那个破局之人了。
郎朗的背书声在村子上空传扬,隔壁李婶子这时才知道,原来苏家是送三强几个上学堂去了,怪不得那么重视。
此时,村长家也听到了读书声,于是一个悲愤的声音从村长家上空响起,苏铭被迫加入了背书的队伍……
苏铭:我带你们一块学习,一块玩,还答应要借书给你们,结果来害我是吧?
当天回家的路上,苏二婶也对着家人说道:“瞧着吧,大哥家是要出读书人了!”
“三强几个今天才刚刚入学,学了一天才能背几句,这就能成读书人了?”苏三婶顺嘴接口道,那自家孩子跟着背了,以后不也是读书人?
“才第一天去读,三强几个不仅记下来这么长一串书,能把意思讲明白,还能教几个孩子,聪明着呢!”苏二婶继续说道:“长大以后就算不读书,跟村长儿子一样去县城当个账房,掌柜的,也是翻身了。”
“大哥家真是多亏了大丫啊!”苏二叔也感叹道:“当年要不是大丫,三强几个就生不下来,大强也娶不了媳妇,现在虽然带着两个丫头回娘家,可依旧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