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始终沉默,观察着一切。
我看着他们,心中愈发笃定,这些人的思维、言论,绝不是古人所能轻易拥有的。这朝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棋局,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落子,而我,却不知自己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
散朝后,我被朱元璋单独留了下来。他屏退众人,目光直直地盯着我:“燕王,你今日所言,可是真心为大明社稷着想?”
我心中一惊,连忙跪地:“父皇明鉴,儿臣一片赤诚,绝无半点私心。”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最好如此。朕告诉你,这大明江山,是朕与众臣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任何妄图扰乱朝纲之人,朕绝不轻饶。”
我冷汗直冒,伏地叩首:“儿臣明白,定当恪尽职守,为父皇分忧。”
待朱元璋挥手让我退下,我才如蒙大赦,匆匆离开。
回府路上,我反复咀嚼朱元璋的话,心中暗惊:他是不是也察觉到什么?这大明朝,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我这个穿越而来的“朱棣”,又该如何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寻得生机,站稳脚跟?一切,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3
回府之后,我一头扎进书房,试图从故纸堆里寻出些蛛丝马迹,破解这满朝文武身上的谜团。
可古籍之中,尽是些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对我当下的困境毫无助益。
我烦躁地将书册一扔,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暗自叫苦:“本以为穿越成朱棣,能凭借后世记忆大展拳脚,如今倒好,被这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古人弄得晕头转向。”
正懊恼间,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我心生疑窦,出门查看,却见一群百姓聚在府前,为首的一位老者手捧诉状,高呼着:“燕王殿下,求您为小民做主啊!”我赶忙上前,扶起老者:“老人家,莫要慌张,有何事慢慢说来。”
老者哭诉道:“殿下啊,咱们城外那条河,本是灌溉农田的生命线,可近些日子,上游突然建起了好几座工坊,污水横流,下游的庄稼都快旱死了,百姓们苦不堪